【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北京城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18:280阅

明代都城。即今北京市内外旧城区。洪武元年(1368)明军占领元大都后,立即废弃大都城的北部,将北城墻向南缩入约5里,改大都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改称北京,永乐十五年营建新宫城,永乐十七年展筑南城垣,永乐十八年新宫建成,正式迁都于此。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筑外城。原拟围内城四面增筑,后因财力不足,仅将内城南面的地区,包括天坛、山川坛和居民稠密的工商业区围筑于外城之内。因此,外城主要是工商业区,它是从明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反映着民营工商业的繁盛。清代沿袭了明北京城的规划,基本未作改变。

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面积约为25.4平方公里。内城9门,外城7门。宫城在内城的中央,前朝为皇极殿(清改建后称太和殿),后宫为乾清宫。东、西华门在皇极殿前方的左右。宫城后面用人工堆成万岁山(今称景山),以为屏障。宫城前方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宫城之外筑皇城,皇城内除西部为西苑太液池,东南隅为“南内”重华宫外,东部和北部都是为皇家服务的内官衙署和作坊仓库等。在皇城南门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至大明门之间为千步廊,左为宗人府和吏、户、礼、兵、工五部及其他院监,右为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等,除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以外,中央主要官署都集中在皇城前方两侧,变了元大都官署分散的布局。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城的街道从长安街以北,仍沿元大都之旧;外城街道除个别地段有整齐的规划外,绝大部分或沿用旧路,或利用废弃的沟渠。由此可见,明北京城的规划重点是在宫城和皇城的建设上,特别是在宫城前的中轴大路两侧,对称地布置着太庙和社稷坛、中央官署和五军都督府、天坛和山川坛,从而加强了纵深效果,烘托了宫城的地位,突出了皇权至高的思想,这在封建社会都城规划的设计上是非常出色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地下文物看陕西:从定居走向古国
距今1.2万年左右,全球性的末次冰期消退,气候日渐变暖,人类进入了地质上的全新世时期,人类及其文化的发展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发现中,一般以出现长期定居的村落,在生产中使用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经营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显著特征。当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是逐渐实现的,上述新石器时代的显著特征也并非同时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2:48:170000编者说 |《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让图录传递更多历史文化信息
青海省博物馆编著的《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一书已于2023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青海省博物馆“13”系列展览“青海历史文物展”展览图录,分为“源远流长”“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吐蕃东进”“青唐风云”“多元一统”六部分。青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区,自古多民族汇聚于此,本书全方位展示了青海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变迁,是一本介绍青海历史文物的好书。《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6 09:58:570000说说古代的共享单车——“共享毛驴”,租毛驴骑回家不还,咋办?
古代的共享交通工具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共享单车流行了起来。这种所谓“共享经济”下的租赁模式,其实就是付费租用,古代早有,只不过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畜牲,都曾作为“共享交通工具”,出现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4:420004顶盾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体长5米/头上长有盾牌)
在北美洲,发现过很多食草恐龙,大型的有春雷龙,它体长15米,小型的有剑角龙,它体长仅2米。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的是顶盾龙,它体长5米,也是一种食草恐龙,比较特殊的是,它头上长了一个盾牌!顶盾龙基本资料体型:顶盾龙是发现于北美洲美国怀俄明州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约5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366位左右,生活在白垩纪的晚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50: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