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偷蛋龙类:雌驼龙 体长近1-2米(嘴巴像鹦鹉)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37:450阅
雌驼龙又叫做母鸵龙,是一种新兽脚类恐龙,属于偷蛋龙科的一种,外形和鸟类非常相似,都是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只有1.5-2米,算是小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南部发现的。
雌驼龙的外形特征

雌驼龙的嘴巴是类似鹦鹉嘴的尖喙状,就像鹦鹉龙科的红山龙一样,雌驼龙的整体看起来很像鸵鸟,它的躯干和后肢较粗壮,而前肢则比较退化瘦弱,尾巴上还带有一定的羽毛,据科学家推测雄性的雌驼龙的尾巴是可以展开的,当它在向雌性雌驼龙进行求爱的时候,就会像现代的孔雀一样炫耀自己的羽毛。
雌驼龙的化石发现

雌驼龙目前已经发掘的化石非常少,据说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南部的耐梅盖特组发掘出来的,当时这批化石大多埋藏于Bugin Tsav地层中,在正模化石中缺乏了尾骨、部分脊椎骨等,其中查看颅骨就能看出这种雌驼龙的眼睛和鼻孔非常大,鼻子也是因此隆起的,所以嘴巴才会呈现鹦鹉嘴状。
雌驼龙的名字来源

雌驼龙的名字最初是来自于发现地的蒙语名称“Ingen Khoboor”,而种名则是以苏联圣彼得堡俄科院的专家的名字进行的命名,因为他曾经对此项化石考察向瑞钦·巴斯伯提过建议,但是之后却发现雌驼龙的名字被一种线虫动物已经使用了很久,所以便将名字又更改为蒙古文“旅行者”,是指它硕大的拇指看起来就像是在搭便车时的姿势。
雌驼龙的种属:偷蛋龙科恐龙的特征

偷蛋龙科的恐龙都有着非常硕大的短口鼻,嘴巴都是喙状的,脑袋看起来很像鹦鹉,比如河源龙,并且头顶带有头冠,部分原始类品种可能会在上颌处长有少量的牙齿,或者时尾巴上带有羽毛,主要是以其他恐龙的蛋或者软体动物等为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我国研究商代考古的巨头之一,他对商代考古的贡献将永远载于史册。安先生的一生确实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年是安金槐先生100年诞辰,安先生出生于19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恰恰也是这一年诞生的。安先生于1950年参加考古工作,这一年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安先生于2001年去世,这一年也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决定启动的一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05:070000考古专家神殿地下深处搜寻遗骸 有没有发现?(神殿遗址)
墨西哥神殿只是用来祭祀。根据去年十月份的消息,在墨西哥的某个考古团队就在神殿的下面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口,这个洞口居然是一个类似于墓室的结构,甚至考古学家还在里面发现了一些残骸,只不过在经过鉴定之后,让大家失望了,因为这些残骸并不是古人的,而是一些后来的盗墓贼的。神殿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8:39:070000徐天进:周公庙遗址的考古所获及所思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9:020003先商诸城的年代——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之二
【编者按】本文为郭立新、郭静云所著之《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原文分别刊载于《南方文物》2021年1期;2021年2期和2022年3期。该文较为系统地疏理中国境内不同地区先商时期各种城址的资料,探讨其兴废过程与背后的社会动因,借此了解中国各地早期的文明化进程。因全文较长,兹分节摘发;本篇为其中第二节。要点导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08:190000《玉文化的先声——从凌家滩到良渚》讲座后记
编者按:讲座于2007年5月25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区顺利完成。以下是讲座后记。古云玉有五德,而君子好自比为玉。作为一种文化基因,“玉”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身躯之中。为何国人如此尚玉?来自远古时代的点点遗存也许能为今人提供线索。三十年前,“凌家滩”三个字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而随后多次的考古发掘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玉”破天惊——可谓是对凌家滩最好的注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6: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