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拖斯龙:澳大利亚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1.68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00:140阅
在澳大利亚,目前出土了19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瑞拖斯龙以希腊神话泰坦神族之一的瑞拖斯来命名,令人印象深刻,它体长可达12米,生活在1.7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瑞拖斯龙基本资料

瑞拖斯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2米,身体庞大有四肢支撑,具有长长的尾巴和长长的脖子等特点。就体型而言,瑞拖斯龙跟北方龙、栉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30位,生活在距今1.81亿年-1.7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
瑞拖斯龙化石

1924年,瑞拖斯龙化石首次发现于大洋洲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央的达勒姆当斯站,属名以希腊神话泰坦神族之一的瑞拖斯来命名,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22节脊椎骨和一些骨头。通过对化石的拼凑研究,专家推测瑞拖斯龙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澳大利亚。
形态习性:根据化石估计,瑞拖斯龙体长12米,跟其它蜥脚下目恐龙一样,它具有长脖子、长尾巴、四肢粗壮等特点。长脖子是为了吃到更多的食物,长尾巴则可以鞭打敌人。为了维持自身体型,利迈河龙每天都在不停的寻找食物,不停的吃。
大洋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大洋洲目前发现了19种,澳大利亚目前发现了19种,其中就包括瑞拖斯龙、澳洲盗龙、南方猎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恐龙被发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清代玉器的常见分类、纹饰图案与雕琢技法
清代玉器的造诣在中国古代玉器中屈指可数。无论从玉器的分类,还是纹饰图案,甚至雕琢技法方面皆高于前朝。现在为您逐一细数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一、清代玉器的常见分类清代玉器主要分为玉装饰器、玉实用器、玉文房器、玉实用器、玉陈设器、玉仿古器等几大类别。1.玉装饰器清代玉装饰器主要有玉锁、玉簪子、玉扳指、玉翎管、玉带钩、玉带扣、以及各种玉佩等。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0:28:020001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5:560001牟宝蕾:探寻神秘的哥窑
哥窑是中国陶瓷史上问题较多而又较复杂的窑口。通过对文献记载内容进行辨析可知,哥窑位于杭州的凤凰山上,烧造年代为元末明初,产品特征为黑胎或深灰胎,施月白或米黄色乳浊釉,釉面开片。基于这一认识,通过对墓葬、窑址、城址等遗址出土和海内外文博机构收藏的哥窑瓷器的年代及真伪进行了判别,同时就哥窑瓷器的研究提出应确立古籍记载、实物资料、科学测定“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37: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