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古生物:酷拉龙 体长5米(唯一的极地两栖动物)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17:111阅
酷拉龙是一种生活于极地的唯一一种两栖动物,诞生于白垩纪的早期,属于肉食性脊椎动物,外形和娃娃鱼非常相似,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十字交叉状的感知槽,体长可达5米,但地盘很低,身高只有30厘米而已。
酷拉龙的外形特征

酷拉龙又被称为酷拉鳄鱼,它有着非常扁平的脑袋,眼睛生长在头顶,所以拥有着非常广阔的视野,就算不转头也能时刻保持环顾四周的高难度动作,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它们像比目鱼一样,在平时喜欢将自己藏于水底的沙子或者陆地上的泥土中,而眼睛就能露在外面观察周围的动静。
酷拉龙的生活习性

酷拉龙主要生活在南极地区,它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在极地生活的两栖动物,不过在当时极地并非像现在这样寒冷,而是生长着不少的森林绿地的,并且水源处大多生长着鱼类或者螯虾等。酷拉龙虽然长有四肢,能够在陆地上行走,但是它却更喜欢生活在水中。酷拉龙头顶上面特殊的感知槽则能够和眼睛一样时刻的感觉到周围的变化,提前警惕危险的发生。

酷拉龙和现代的鳄鱼非常相似,它在水中会显得更加自如灵活,因为它的肢翼都非常的脆弱,来到陆地上之后就显得比较笨拙,所以科学家猜测它可能是在水中捕获大型猎物的,趁着猎物不注意就一口将其拉入水中。不过鳄鱼并不能像酷拉龙一样耐受如此寒冷的低温,所以如果是那个时代,哪怕是世界上最大最凶残的鳄鱼湾鳄也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酷拉龙的化石发现

酷拉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澳洲的墨尔本发现的,当时只出土了两个下颚,不过可以看出它的牙齿并非是双向排列,而是像格子一样遍布口腔的上面,并且牙齿全部都是内勾的,所以这就意味着它在咬住猎物之后,猎物越挣扎反而越无法挣脱。酷拉龙的头顶的感知槽也被认为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水中,所以比起视力,感知更加有用。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越王勾践之剑再现,化身盗墓贼探秘全新大墓,墓内隐藏哪些秘密?
考古专家在湖北的一处古墓中挖掘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盗墓贼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来到了这里,并留下了自己的作案工具。这让专家摸不着头脑:为什么盗墓贼总能比自己更早地找到古墓呢?墓中出现盗墓贼留下的痕迹是这个古墓和过去挖掘过的古墓有所不同的另一个方面。专家们还发现,这座古墓和他们所见过的其他古墓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最显著的一点是,这个古墓里竟然没有发现任何尸骨。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42:250002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洛阳邙山古墓最多(帝王名人墓聚集)
此前有新闻说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而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当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朝代。不同朝代之间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陵墓方面,不管是墓葬的方式还是结构等,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专家能够一眼就认出来。中国那么长的历史当中,哪个地方的古墓最多呢?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59:370001三亚发现古墓群 隐藏在地下1m多深(三亚古墓)
三亚发现一个来自于明清时期的墓葬群。三亚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热门的旅游城市。不过三亚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在两年前三亚的某个村落就十分的热闹,不光是周围的村民,就连旅游的游客们也赶来这里看热闹,因为这个村落传出来,挖掘出来了宝贝。其实这个所谓的宝贝就是一个古代的墓葬群,这也是在三亚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墓葬群之一。地下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6-29 19:56:380000前似鸵龙 :北美洲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6000万年前)
通过恐龙化石还原,科学家发现许多恐龙与现代的动物长的相似,比如似鸟龙、似鳄龙、似鸵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前似鸵龙,它与现代的鸵鸟很相似,不过更大,而且翅膀变成了前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前似鸵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44:420003小型角龙:大阳角龙 体长仅72厘米(等同鸵鸟大小)
大阳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诞生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体长仅72厘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吉林省发现的,据科学家初步研究,大阳角龙可能是原始角龙向头冠角龙过渡的一种恐龙类型。大阳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49: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