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二齿兽类:肯氏兽 体长3米(酷似犀牛和鳄鱼)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28:500阅
肯氏兽是一种二齿兽类的远古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的中早期,体长2-4米,体重可达1吨左右,外形和原角龙非常相似,嘴巴是鸟喙状,鼻部非常的厚实,仅仅只有两颗大牙生长在上颌骨前端,但下颚肌肉发达,能够轻易的切断植物的根系。
肯氏兽的外形特征

肯氏兽是当时陆地上的一种大型植食性爬行动物,所以它的体长大多在3米左右,尤其是脑袋占到身体的三分之一,像现代的牛一样大小,不过由于眼窝和鼻腔非常紧密,所以头部并不显得非常笨重,整个躯体都是前高后低的趋势,尾巴只有20-30厘米长,行走时基本不会碰到地,它的后腿虽然较前腿更长,但是略显弯曲。

肯氏兽和可汗龙一样,都拥有着非常强有力的鸟喙状嘴巴,不仅能切碎树叶,甚至能够将树直接连根拔起,同时它硕大的肩带和骨盆都能够使它的身体装下更多的食物。如果是要分辨化石,那么最大的特征就是在它的颅骨侧面靠下的位置带有一个颞颥孔。
肯氏兽的生活习性

肯氏兽由于除了两颗门牙之外,其他部分都没有牙齿,所以它在啃食树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依靠着强有力的下颚肌肉,因此它的咬合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它还具有鸟喙状的前嘴,要知道在挖掘树根的时候,它粗壮的前肢也能派上很大的用场。其次就是肯氏兽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它们大多喜欢群居生活,主要是为了抵抗它们的天敌犬颌兽。
肯氏兽的化石发现

肯氏兽的第一批化石主要是在中国的山西和新疆地区发现的,不过之后在南非、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有陆续发现少量,它的外形看起来既像犀牛,又像鳄鱼,非常的怪异,由于它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所以这可能意味着它在三叠纪时代的时候可能是中国主要的植食性动物之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鸟脚龙:长1.1米/最小的肉食性恐龙(距今1亿年前)
在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我们认识了十种非常出名的恐龙,而今天,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中国鸟脚龙,它出土于中国内蒙古,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中国鸟脚龙基本资料体型:中国鸟脚龙是一种中国小型食肉恐龙,可能以小型哺乳类与昆虫为食,它体长1.1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640位,是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34:010000招祥引瑞:汉代大型圆雕动物玉器的功能与象征意义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座高峰,其中的圆雕动物因其雕刻精细、存世量少,成为民国早期藏家们热议的品类,它们是汉代人思想“物化”的产物,是解读汉代思想史的重要实物证据。本文将梳理此类玉器的时空信息,并进行全面的古器物学分析,探究材料、造型、使用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同功能的联系,力求还原这类玉器在历史中的象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3:140002地下文物看陕西:大秦帝国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56:320003【考古词条】 旧石器时代 · 长滨文化
▲台东长滨乡位置图▲八仙洞中国东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稍晚的文化。发现于台湾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八仙洞包括大大小小十多个洞穴,其中的乾元洞、海雷洞、潮音洞出土了石器和骨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1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