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巨龙:欧洲植食恐龙(体长22米/仅一块躯干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07:350阅
葡萄牙巨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腕龙科,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最大的体长可达22米,主要以植物为食,是超巨型恐龙的一种。最早一批葡萄牙巨龙的化石是出土于葡萄牙境内,数量非常稀少,仅仅只包含了一个躯干骨骼碎片。
葡萄牙巨龙的外形特征

葡萄牙巨龙有着非常明显的腕龙科恐龙的特征,尾巴比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都要短不少,而脖子则比它们更长,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45度角的状态,其次就是葡萄牙巨龙的前肢明显比后肢要长,整体显得前高后低,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威慑感。葡萄牙巨龙和大部分植食性恐龙一样,都有着小但是密集的匙状牙齿,非常便于啃食树叶,就像新疆发现的美丽龙一样。
葡萄牙巨龙的生活习性

葡萄牙巨龙和大部分的腕龙科恐龙一样,由于前脚比较修长,且尾巴较短,所以导致它们无法完成趴在树干上用后脚站立的动作,这一点明显和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不同。不过葡萄牙巨龙也依然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枝叶,因为它们有着更长的脖子,只需要稍稍一抬头就能轻易的啃食到,而匙状的牙齿也能帮助它们处理质地更硬的植物。
葡萄牙巨龙的化石发现

葡萄牙巨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47年的时候由葡萄牙当地的地质调查局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就位于葡萄牙的劳尔哈组,根据地层的位置可以判断出这批化石是诞生于侏罗纪末期的启莫里阶,因此这种大型蜥脚类恐龙的种名就是以详细的地名取的,叫做阿塔拉腕龙,而它的属名则取自劳尔哈地名,称之为“劳尔哈泰坦”。

葡萄牙巨龙的这批化石数量非常的稀少,其中只有少量的躯干碎片,至今都没有发现任何的颅骨化石或者脊椎骨等,所以非常缺乏对它的了解,而且当时完成种属的确认之后,由于化石太过稀少,也没有将其作为正模标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齐东方: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考古发掘记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庐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汉书·西域传》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05:290000荐书:李泽厚:说巫史传统——纪念李泽厚先生逝世1周年
#秋日生活打卡季#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孔子(《马王堆帛书·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7:310000荐书 | 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又一力作——简评《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
去年10月,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刘俊男教授赠我一部75万余字的大著《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并嘱我雅正。我对文明起源的问题研究不多,但对于近数十年学术界关于文明起源研究的成果关注不少,通读此书时,渐觉新意颇多,盼与学界同仁尽早分享。《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作者:刘俊男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8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20:440000古代战争中,如何利用建筑瓮中捉敌?
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瓮中捉鳖、引君入瓮这类成语,在成语中,“瓮”为一种盛器、坛子,可将人、动物困在其中。那么“瓮”在古代建筑里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守护一座城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6:450000白鹿原冷秋月为什么下身腐烂?严重妇科病(下体发臭发烂)
很多人都看多白鹿原,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后面还被翻拍成了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两大家族三代之间的恩恩怨怨,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不良风气,关键是还有非常多露骨的情节。很多人看过后不知道白鹿原冷秋月为什么下身腐烂,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下。白鹿原冷秋月为什么下身腐烂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30: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