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弗尼斯氏龙:大型植食恐龙(体长8米/仅出土颅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25:180阅
列弗尼斯氏龙是一种鸭嘴龙超科恐龙,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8米,诞生于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其中只包含了一个颅骨化石,所以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列弗尼斯氏龙的体型

列弗尼斯龙属于大型恐龙,体长最长可达8米,在目前已经出土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靠前,达到了233位,几乎和阿贝力龙、食肉牛龙、艾伯塔龙和日本龙等都有着差不多大小的身材,比现代的非洲象还要大上一些。
列弗尼斯氏龙的化石发现

列弗尼斯氏龙当时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最终以俄罗斯的古生物学家列弗·尼斯进行了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他,不过种名则选择了中亚乌兹别克的河中地地名,经过科学家的分析,确定这种列弗尼斯氏龙或许与巴克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外形和最原始的禽龙非常相似,尤其是臼齿非常发达,且没有头冠。
列弗尼斯氏龙的近亲:巴克龙的特征

巴克龙的臼齿有着非常明显的替换特征,尤其是下颌部会长有数百颗牙齿,分为前后数排,在咀嚼的时候它会轮换的使用其中的几十颗。并且巴克龙体长只有5米,属于禽龙科恐龙的一种,虽然前肢比后肢短上不少,但它和禽龙一样,在行走的时候大多使用四足,而奔跑的时候则只使用更加粗壮的后肢。
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恐龙

乌兹别克斯坦一共发现的恐龙并不多,只有5种而已,如果按照恐龙的体型来排序,那么列弗尼斯氏龙算是其中最大的恐龙,是最小的乌尔巴克齿龙体长的8倍。而如果按照恐龙生存的年代来看,那么列弗尼斯氏龙则是其中诞生时间比较晚的,在白垩纪的末期,而湖角龙则是乌兹别克最早的恐龙,诞生于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 铁器时代 · 曲阳定窑址
宋代瓷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曲阳宋属定州,故称定窑。其产品以白釉瓷器为主。1951年故宫博物院调查,1960~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为宋代名窑之一,元代以后衰落。可分为早、中、晚3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3:390000贺云翱:从考古学观察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
读到先知书店策划的一篇美文《瘟疫:人类的敌人,历史的推手》,文中认为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有三个方面:地理环境、新技术、思想观念。从考古学角度是否也可以观察到这三个方面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2:350001泰平洋上的泰蒙岛 有什么诡异诅咒(小岛墓穴)
泰蒙岛上的死亡诅咒还没有被解开谜题。泰蒙岛乍一看是没什么特别,但是岛上却有一个惊人的建筑群,那就是历任酋长的坟墓,共计89座。他们矗立在珊瑚礁的浅滩上,由巨大的玄武石修建成。外界称这座墓葬群为南马特尔遗迹,只是令人不解的是泰蒙岛上并没有什么玄武石,这些石头是来自遥远的波纳佩岛,可是这么大的石头他们是怎么运输过来的呢?小岛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3-23 19:50:580002一座古墓的出现 让民族英雄的冤屈得到洗雪 被清朝史书抹黑多年
崇祯末年,清军攻入关内,北方大部分领土被占领,许多人选择投降,但也有人选择抗争,比如著名的郑成功。其家破人亡,父亲投降,母亲去世,郑成功率领旧将在沿海地区艰难地抗争。曾数次发动反攻,包围南京等,但遭到清军打击,转战海上,夺回了台湾等领土。虽未能实现反清复明的心愿,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59:190000身份构建与礼制变革:二里头遗址墓葬相关问题补识
丧葬活动是最为常见的仪式活动之一,它是表达逝者社会差别的重要方式,更是生者展现自身身份,构建社会联系的纽带。墓葬则是考古学研究观察丧葬制度最为直接的材料,对于全面、深入理解古代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27: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