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龙:云南小型肉食恐龙(体长1.5米/酷似鸵鸟)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13:251阅
芦沟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末期到侏罗纪早期的这个时间段,体长只有1.5米左右,属于肉食恐龙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眼部的泪腺处长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骨质突起。芦沟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出土于中国的云南省芦沟桥,所以才以地名进行了命名。
芦沟龙的体型

芦沟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仅仅只有2米不到,普遍在1.5-1.7米左右,在770多种恐龙中排名仅仅只在527位,相当于现代一只鸵鸟的大小,就像似金娜里龙一样,不过芦沟龙之所以会这么长,也是因为脖子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主要是为了保持更好的视野,便于躲避危险或者捕捉猎物。
芦沟龙的外形特征

芦沟龙属于双足恐龙,所以它的后肢非常的粗壮且修长,就像鸵鸟一样,奔跑速度是很快的,不过它的脑袋非常小且尖,有着极为细长的脖子和硕大的眼睛,能够在丛林中保持超强的视野。从嘴巴中大量的细小尖牙可以看出它属于肉食恐龙,虽然它的前肢很短,但抓握猎物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芦沟龙的生活习性

芦沟龙常年生活在丛林中,所以经常会在游荡的时候把脑袋和脖子不断的挺直抬高,并且四处张望,除了是在避免大型肉食恐龙的袭击之外,它们也是为了能够一眼就看到其他的小型脊椎动物,甚至是昆虫,从而在第一时间快速的飞奔过去,使用前爪和牙齿狠狠的抓住猎物,在奔跑的时候长尾巴会高高翘起,这样能够保持最大的平衡力,更便于提升奔跑速度。
芦沟龙的化石发现

芦沟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云南省冯家河组发现的,其中仅仅只包含了少量的颅骨化石,其中大部分都是吻部,能够在泪腺处明显的看到一个小型的骨质角状物,最终也因为这点被归类于角鼻龙科,而在1948年取名的时候则是为了纪念北京芦沟桥发生的七七事变。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植食鸭嘴龙类:埃德蒙顿龙 头部相似鸭子(鼻孔朝天长)
埃德蒙顿龙是一种鸭嘴龙类恐龙,它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主要以植物为食,体长可达13米,体重可能在3吨左右。埃德蒙顿龙具有非常明显的鸭嘴龙类特征,它的鼻孔很像鸭子长在头顶前端,嘴巴是类似鸭子的喙状嘴,头部显得非常的平坦且宽阔,整体长度可达1米。埃德蒙顿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40:210000谈晟广:海外著名艺术史学家方闻先生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21:510000《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09:54:510000十分悲惨的皇陵 盗墓贼都嫌弃(宋朝墓穴)
宋朝的皇帝大多墓葬简薄没有价值。大家都知道,身为皇帝,死的时候也需要的,既然生前这么辉煌了一辈子,死后也一定不会委屈自己。一般陵墓能修多大就修建多大,陪葬品能放多少就放多少,导致后来的盗墓贼们都很钟情于皇帝的陵墓,就连如今的考古专家也对皇帝的陵墓情有独钟,他们认为皇帝们的陵墓才是最对考古最有价值的陵墓。宋朝皇陵我要新鲜事2023-04-09 20:42:540002西周初年青铜彝器 中国仅出土两件 一件流失海外一件藏于洛阳
在20世纪初年,洛阳出土了两件精美的西周初期青铜彝器,为那段辉煌历史提供了证据。这两件彝器是罕见的,目前只出土了两件,一件流失海外,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另一件则收藏于洛阳博物馆。一、两件青铜彝我要新鲜事2023-06-21 20:22: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