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灭亡后,王爷后代纷纷挖祖坟盗取随葬宝物内幕
原题:满清王爷后代“挖祖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盗墓活中,盗墓贼挖的都是别人家的祖坟,虽然也偶有盗挖自家祖坟的事,但比较少见,并不会成为一时的流行。到了民国年间,这少见的一幕却成了一景,满清王爷的后代挖祖坟成风,盗墓取随葬宝物,不少王爷坟被这般破坏掉了。
这篇文章,就来聊这内幕。

图:北京清王爷坟地宫,相当讲究,仅次皇陵地宫

图:北京清王爷坟地宫,后堂棺床,上置棺椁
●北京的王爷坟
据王爷坟研究专家冯其利先生的考证,在清代,算上追封的革退的加衔的在内,清代先后出现了240多位王爷。这些王爷死后,几乎都葬在北京郊外、县乡。
王爷坟的说法不少,过去一般并不叫“坟”,多称圆寝。为了吉利,避开“坟”、“墓”、“葬”这类凶字,都会套用阳宅的名称。或称之为“屋”,如北京西郊白石桥有一处郑王家族坟地上的“老屋”、“新屋”;或称之为“府”,如玉泉山北的金山往西至山间寨口一带有“七十二府”、“一溜边山府”;或称之为“宫”,如位于明十三陵区内仙人洞前兰旗王坟地上的“东宫”、“西宫”。有的甚至还称之为“衙门”,过去前建国门八王爷坟地上,有东西两座大坟墓,便叫东“衙门”、西“衙门”。

图:王爷坟亦置碑亭


图:王爷坟碑细处,做工精美,也有雕龙,显示是龙种龙孙

图:王爷坟碑细处,做工精美
这些“屋”、“府”、“宫”、“衙门”,当年曾是京郊一景。其占地面积相当广大,地上地下都有建筑,还有成群妻妾、子孙的附葬墓。如果不是埋着死人,真如大屋王府、皇家宫殿一般,富丽无比,气派非凡。民国时,驻防京郊的部队便曾把这些“府”“衙“当营房。
河北涞水县境内有处王爷坟,叫“怡王陵”,是康熙第十三弟允祥墓地。1935年,宋哲元部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仅亨殿内就住了一个连士兵。日伪军也曾利用怡王陵建筑与八路军作战,1944年八路军为了更好地打击日军,索性将怡王陵拆除了。后来,怡王陵被九县专员王作舟盗掘了。盗掘时看到,宝顶(坟头)有七尺多高,砖砌抹灰红色。地宫门框是风磨铜渗金,石券中间有一口大的悬棺,四角还有四口棺。

图:墓室
在末帝被逐,满清朝廷灭亡后,这些“屋”、“府”、“宫”、“衙门”辉煌不再了,反倒成了盗墓贼的目标。王爷在世时绝不可能想到的是,自己的坟不只让盗墓贼给盯上了,也成了王爷后代的挖掘对象,遭“起灵”取宝。
●卖树卖地挖祖坟
起灵,本是过去民间二次葬风俗,即是将棺材,或是尸骨从老坟里挖出来,另地安葬。其原因,要么是后人移民一起迁走祖坟,图个心安;要么是原葬地不吉,重新择地,图个平安;或是原地被占用,不得不迁走……满清王爷的后代纷纷将自己祖坟“起灵”,原因却多与此无关,主要动机是图财。
这些王爷的后代在大清江山未倒时,还是人模狗样的,威风十足,辛亥革命之后,这些人成了真正的“孙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王爷生活过惯了,没了财路后,又没有生活本事,这些王爷的后代便开始变卖祖产家藏。

图:北京海淀区北安河附近“七王坟“墓园

图:北京海淀区北安河附近“七王坟“墓园
什么也没有卖的,有的干脆去拖三轮车。如慈禧太后娘家那一族——克勤郡王家族,最后一代郡王宴森,日子没法过了,只好去当人力车夫,被戏称为“车王”,其位于门头沟冯村一带的坟地也因此而得名“车王坟”。
像宴森这样的王爷能自食其力的,不是不错的。但大多数的人,在卖光祖产后,便盯上了祖坟,先卖树,再卖地,最后便“起灵”,挖出随葬品换钱。
京西田村北边的克王坟,19l3年,后人将坟地上树木放倒,接着卖掉了大部分坟地。一、二年后,坟地被盗墓贼光顾了。后来,卖光了这里的砖瓦石片,于1924年来了次“起灵”。
位于十三陵区内仙人洞前的“兰旗王”坟地,是郑亲王府辅国公奇通阿次子经纳亨、及其后人坟地,有“东宫”、“西宫”两处。1930年,昌平发生旱灾,闹起了蝗虫,王府的一位六哥子便将坟地上的树卖掉后,又拆墙卖砖瓦石片,最后“起灵”。
昌平县半壁店的仪亲王坟,系乾隆第八子、亲王中的老寿星仪亲王永璇的墓地,此王爷活了87岁。1925年,后人卖了他坟地上的树、砖、石后,又搞起了“起灵”。据说打开地宫时,看到了两口棺材,尸体保存很好,有许多随葬品。

图:清醇亲王墓园

图:清孚郡王墓园
北京东直门外“十二陵”,系康熙皇帝第十二子允祹坟地。1929年,镇国公溥植等后人将十二陵地上建筑全部拆除,砖瓦和木料卖给了东直门里“窝头刘”。接着“起灵”,挖开地宫后发现石床上放置了三口棺材,起出后埋到了小望京村,随葬品自然留下了。
这类卖树卖地挖祖坟的事件,民国年间大多王爷的后人都干过。特别是卖树现象,最为严重。而坟地上的树木,在以前是绝对卖不得的,树能护风水,砍伐便破坏风水了。不过,想想也是,满清都倒掉了,还讲什么风水。
●本家盗“老屋”起出骨灰罐
在北京西郊白石桥有一处郑王坟 是清代郑亲王府在北京的第一块坟。这里最早葬入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郎,济尔哈郎的坟俗称“老屋”,后来的世子坟为“二屋”、再后来的敏郡王坟为“新屋”。

图:幽暗的墓室
郑王坟地上古树参天,有的大树四三个人都抱不过来。后代们生活不济时,先开始卖树。1926年,郑亲王昭煦把这里的树卖给了木厂,他叔父乐泰不愿意要钱,放树时每个王爷坟内象征性地留了四棵树给乐泰,有两棵上了“古树名木”目录的大白果树,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卖树后又拆建筑材料卖。1927年,昭煦将驮龙碑和砖瓦石片卖给了张学良,东北军拆除王爷坟时,还布置了岗哨。
1931年,郑王坟地上发现有人盗墓,将葬在济尔哈郎“老屋”附近的侧福晋、庶福晋墓挖了好几座。有人觉得不对劲便报官,警方将正在挖“老屋”时抓住。一审问发现,原来盗墓的竟然是穷窘的郑王府本家。

图:坟丘,础座的精装雕刻,显示墓主前显贵
“老屋”后来并没有保住。1945年日本投降前,一伙便衣队把“老屋”盗挖了。日本投降以后,国军一名大官派人又前来盗墓,盗走了里面的许多殉葬品。看坟户修补坟头时发现,“老屋”是被炸药炸开的,从顶上打盗洞,然后钻进了地宫。
在共和国成立之初,郑王的后人干脆什么也不留了,来一次“起灵”。起出的骨灰罐青花瓷,后被文物部门作价收购了。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安徽某地挖出清朝古墓 居然传出一股香气(清朝香妃墓)
清朝时期乾隆的爱妃香妃可能并不存在。大家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时候,有一个女人让大家很难忘,就是让乾隆皇帝非常着迷的香妃,虽然香妃是在电视剧当中的一个人物,但是在真实历史上也确实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不过香妃也为了很多文物历史研究学家十分关注的一个人,而在前些年安徽地区挖出了一座古墓,或许证实了香妃的存在。挖出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22:340000四千年之前的夏朝 为什么总是那么神秘?(夏朝发现)
没有完全的证据可以说明夏朝真实存在。在我国的很多史书当中都是从夏朝开始计算,可是我们甚至连周口店人都挖的出来,却从来没有挖掘出来过关于夏朝太多的痕迹,所以有很多的考古学家都认为夏朝只是存在于传说里面,中国真正的时代应该是从商朝开始。最起码商朝还有着一些文字的记录。不存在的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32:400000侦察龙:欧洲小型肉食恐龙(长1.8米/仅出土牙齿和颚骨)
侦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1.45亿年前到1.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大多在1-1.8米左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由于化石数量较为稀少,只包含颚骨以及牙齿,所以它目前处于疑名状态。侦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47:350000崔天兴|考古学空间性研究:从文化史到聚落形态的多重空间建构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倾向于把他们一种自然存在,尤其是把空间概念赋予自证的属性。空间是自然的,而空间性是指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和生产人造的空间。空间组织和意义是社会变化和社会经验的产物①。人类社会的古代文化遗存中常常包含着大量的空间性信息,对这些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是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管理的重要内容②。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