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000年前的古墓,出土世界最早“破洞裤”,改写历史认知
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古代至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5000年时间里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已的智慧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创造出了璀璨的文化、遗留下了珍贵的文物。在我国的考古历程中专家们也曾在古墓中出土古人的衣物,就比如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蝉衣”就十分的珍贵,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在新疆的古墓中发现的史上最早的裤子,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2003年的时候说起,当时我国的考古专家们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处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古遗址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当时专家们在遗址墓室的时候在一座名为M12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块布,这个布颜色为深褐色,看起来很脏。专家小心地拿起这块布展开之后发现竟然是一件裤子,很有可能是墓主的文物,于是便将它保存起来带回博物馆进行研究。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这条裤子虽然有些部位已经十分破烂,就犹如现代社会的破洞裤一样,但是相对文物的破损程度来说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已经有了裤子的存在,但是古人对裤子的定义和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古人描述中的裤子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只能称为合裆裤,就像两个套子一样简单的套在腿上,和我们现在的裤子差别很大。而让专家们感到吃惊的是这个裤子和历史上记载的裤子是不同的,它虽然有着现代人裤子的样式,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那就是比较厚,就类似于现在的秋裤。

而这件从墓中出土的裤子长1米,虽然膝盖部位破了但是其他地方还算完整,是一条由独立的毛布缝制而成的裤子。但是让专家们感到奇怪的是这个裤子的裆部做得极为厚实和宽松,比平常的裤子要大上几倍。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一件这样的裤子呢?

后来专家们经过反复的查阅资料才得知,原来千年之前生活在吐鲁番的全部都是游牧民族,他们为了方便放牧于是便学会了骑马的技术,为了在骑马的时候能够更加舒适所以设计了这样的裤子,将裆部加厚之后减少对大腿的磨损程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质,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是卓越。

后来这件文物被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就连国外的专家们也对这件文物的出土十分的感兴趣,为了能够研究这件文物,德国的史学家还特地赶来中国和我国的科学家一起对文物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后来得出的结论是这件裤子是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时间的裤子,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裤子,改写了中国历史上对裤子的记录,更为了裤子的始祖,也是历史上最潮的破洞裤。
最早的食肉暴龙:始暴龙 拥有超长前肢(以中型恐龙为食)
始暴龙是一种肉食性的暴龙超科恐龙,属于目前为止最原始的暴龙类恐龙之一,但是和大部分后期的暴龙超科恐龙不同的是,始暴龙有着非常修长的前肢,几乎可以说是已知兽脚亚目恐龙中手最长的,常常会以禽龙、陵齿龙等植食性恐龙为食。始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23:540002先秦时如何保卫“国家领导人”?周王禁地遍布明暗岗哨,想动手难
先秦如何保卫国家领导人本文作者倪方六国家领导人是一国之首脑,系政权核心,对其人生安全必须加强,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保卫国家领导人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如何做好安保工作,古代中国各朝都有相应的条例和做法。总地来说,越往后国家领导人的安保规格越高,如在明朝,还引入了现代安保制度中常见的“秘密警察”制度。(古代贵族出行图,画像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1:030000考古发现神秘“史前葬俗”,墓内尸骨均被破坏弄乱,并非盗墓所为
青海尕马台遗址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尕”,这个字估计有的网友不认识,它念gǎ,与电影《小兵张嘎》张嘎的“嘎”同音。但是在考古文博界,“尕”这个字并非陌生字,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带饰纹青铜镜,就是在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发现的。尕马台遗址并不显眼,但在这处史前遗址上,不仅出土了最古老一面带饰纹青铜镜,还有发现了很典型的曾在青海地区流行的特殊“二次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1:510000九州韫玉山辉水润 中华文明玉汝于成——“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综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陕西历史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策划的原创大展“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即将于1月18日在陕历博隆重开幕。作为系统展示活化“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的“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二部,“玉韫·九州”展备受瞩目。现就展览策划背景、主题和内容、展示传播方式做一简要综述。深厚背景下的展览策划缘起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38:3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