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山国青铜器珍赏 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写就了怎样的辉煌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口中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于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被发现,令人震惊的陪葬品曾一度轰动一时。然而,这并非是唯一与“中山国”相关的历史,还存在另一个“中山国”,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千乘之国”。
一、中山国的兴起和发展
中山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而在战国时代,它的都城迁至灵寿,即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一带。从1974年开始,考古学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确认了王陵区和最后的都城“灵寿城”的位置。
二、山字形青铜器:中山国的独特标志
中山国的青铜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字形器”。这些器物的上部呈“山”字形,下部两侧分别向内回转成镂空的回字纹,是战国中山国特有的风格。这些器物可能用于陈设在帐篷前,代表着中山国的族辉。
三、中山国的三大珍器
中山国的青铜器中有三大珍器,它们的独特性和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1、中山王方壶:高63厘米,重28.72公斤。方壶的造型充满线条的洗炼和夔龙的装饰赋予了它独特的美感。器身上的悬针体铭文共计450字,是非常考验刻画者技艺的作品。
2、中山王圆壶:高44.9厘米,重13.65公斤。圆壶的流畅线条和圆润的形状使其成为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珍品。
3、中山王鼎:高51.5厘米,重60公斤,禁止出国展览。这座鼎的器表刻有469字铭文,记载了中山王厝的功绩以及告诫后人的内容。这些珍贵器物的存在彰显了中山国在青铜制作方面的精湛技艺。
四、中山王“厝”的辉煌历史
中山王“厝”作为中山国的国君,领导着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他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工艺细腻,不亚于中原各诸侯国,彰显了中山国的手工业之发达。中山国的青铜器不仅装饰性强,还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五、琳琅满目的动物造型青铜器
中山国的青铜器中有许多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1、错银双翼神兽:这个神秘的神兽既似狮又似虎,两肋的长翼增添了其神秘感。上扬的羽翼和花鞭状的尾部使其显得格外灵动,被传说为“飞廉”。
2、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这个作品以虎吞食小鹿的场景为主题,充满了紧张和激烈的氛围。虎的背部错金勾连纹增添了其肌肉的充盈感,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3、错金银铜牛屏风底座 和 错金银铜犀牛屏风底座:这两件作品中的牛和犀牛造型温顺可掬,配以金黄银白的斑斓,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六、青铜灯具:流畅线条和独特主题
中山国的青铜灯具同样充满创意和独特性。它们以不同的动物主题为基础,如猴、蛇、鹰等。这些灯具反映了中山国独特的审美趣味,展示了游牧民族自然和粗犷的审美意趣。
尽管中山国早已灭亡,但它的珍宝在青铜器的形式下再次现世。这些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独特主题揭示了另一个“中山国”的辉煌历史。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被时间掩埋,但这些青铜珍宝帮助我们窥见了一个曾经存在的文明的辉煌。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南京地区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9:290000关于汉代博局纹镜研究的几点思考
汉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青铜容器重要性渐次失落,惟铜镜仍为日常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成为当时青铜铸制的重点,能工巧匠集心智与技艺于此,创造出足以夸耀于世的实用工艺品,其中汉代铜镜的研究又至关重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21:380000“新时代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启动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10日,中国文物报社正式启动“新时代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展示推介系列活动”。为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9届,推出一大批优秀展览项目,成为博物馆服务大众、展示中国博物馆形象的重要窗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0000陕西北部发现商代遗址 ,距今3200多年(陕西发现)
陕西西北部某地发现了一个商朝遗址命名为寨沟遗址。陕西在当前可以说是我国发现的考古区最多的一个省份,根据新华社的记者报道,在5月三十日陕西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的西北部某县城就发现了一个商代的遗址,这个遗址根据初步推算,距离现在大概有着三千二百年,而考古专家对于这个遗址也给出了一个名字,就是寨沟遗址。寨沟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57:430000早读·日课||No.6
论语(钱穆新解)学而篇第一(一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为贵:礼主敬,若在人群间加以种种分别。实则礼贵和,乃在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斯为美:斯指礼,亦指和。先王之道,以礼为美。和在礼中,亦即以和为美。小大由之:事无大小,皆由礼,亦即皆由和。有所不行:此四字连下读,谓亦有不能行处,如下所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