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墓里出土一件酒器,纹饰精美异常,细瞧后专家看出了秘密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
文/周德秀 、倪方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古往今来,无论是悲春伤秋,还是宴乐会友,总是离不开酒,失意的人尤爱“借酒浇愁”。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不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早已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了独有的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古人对饮
既有酒水,必然离不开酒之托——酒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酒器作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从成语“ 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从书圣王曦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
诗文中的“觥”“樽”“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件酒器中的精品,名为“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现存于河北省博物馆。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最为发达的是商周时期,在当时算的上是领先于国际水平了。再加上酿酒业的发达,中国的酒器在这个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又开始流行起来。
尽管汉代铜器制造业规模很大,铜制品的数量和种类很多,它的造型也已摆脱商周铜器神秘、厚重、古拙的作风,显得灵便、轻巧,更为适应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但是对新事物的偏爱似乎是每个时代人的特性,作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酒器类型,漆器不仅是贵族奢华的象征,平民们更是莫不以漆器的使用为荣。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是西汉文物,通高44.2厘米、腹径28.5厘米;盖有三个云形片状钮,腹两侧有铺首衔环。盖面与器身上,以纤细的金银丝交错嵌成。这种工艺的青铜器物,在青铜器市场上很少有伪器,主要原因就是工艺太繁太难,做一件出来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就算最后做出来了,很容易让行家认破,所以古今制伪造假者都不愿意做错金类器物。
这件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的主人是一位贵女人,名叫窦绾。窦绾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王后,死后与刘胜一起葬入河北满城县陵上的大墓之中——现通称“满城汉墓”。此墓就是从窦绾的墓室出土的。
窦绾这件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不是一般的宝贝,其珍贵也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件诸侯王家用品。乍看之下,这件青铜壶与一般的汉代青铜壶没有区别,但细细观看,就会发现壶身通体表面用金银丝嵌出了勾回流畅、精美异常的花纹和动物纹带。
再细瞧这可不是什么花纹,竟有秘密——其珍贵和文化价值,就在这些花纹上——竟然是传说中的“鸟篆书”——专家惊讶了!
我们听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隶书等各种字体,这鸟篆文是个什么字体呢?也许爱好古文字的你对此并不陌生,笔者自认见识浅薄,以前从没听说过,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如果你从字面把它理解为类似于鸟的形体的文字,那算你误打误撞蒙对了。

满城汉墓文物出土现场
很多人会奇怪,还有这种书体?的确存在,它可是“秦书八体”之一呢。也对,“鸟语”都能成为一种语言,“鸟字’算什么?所以,爱写“草书”的同学以后就不必苦恼了,因为如果下次再有人把你龙飞凤舞的字迹说成是“鸟字”的时候,你不妨把这当成是一种夸奖。
实际上,鸟篆文也称“鸟虫书”或“鸟书”,民间直接说是“鸟”字——现在人们不识某个字,就说“是什么鸟字”的口头语,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鸟篆文由笔画复杂的篆书体演化而成,它之所以称为鸟篆文,是因为该种文字的线条、造型与鸟密不可分,有的将鸟的形体整个置于文字之上,有的整个字形似鸟腾飞雀跃,形态优美,变化无穷,通俗点说,也就是古代的艺术字。
至于鸟篆文的起源,目前国内专家尚未有定论,但不乏对鸟篆文有多年研究的专家提出新见解。有专家认为,鸟篆文的流行与春秋时期越国的兴衰有关,它是越国强盛后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本民族特色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字,反映了越族先民的文化特征。

越王勾践剑鸟文:“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如在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越王勾践剑,上面便有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这种说法仅是一家之言,鸟篆文的流行背景至今是谜,并没有完全弄清。或许当时它真的就是爱弄风雅者画出来的所谓“艺术字”,继而流行了。
窦绾这只鸟篆文壶上鸟篆文笔划用盘旋多姿的凤鸟和云龙一类的线条构成。铭文内容反映了祈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这与秦汉时的崇仙的时代很相符,也符合一位贵族女人的文化信仰和人生追求。

颈部铭文:“盖圜四缀,仪尊成壶”

上腹铭文:“盛兄盛味,於心佳都,于”

下腹部铭文:“口味,充润血肤,延寿却病,万年有余”
古代住旅馆讲究不少,一般不接待单人驴友,那如果没有身份证明,又没担保人怎么开房?
古人外出住旅馆的规矩本文作者倪方六现在正是暑假,是家长带着孩子旅游的高峰期。但外出好玩,想找到既便宜,又舒适的旅馆并不容易。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住宿方便吗?服务好不好?有什么规定?(现代酒店前台,旁边有欧文提示)旅馆,在中国出现时间很早,一般认为,在上古商周时期已出现,逆旅、旅次、旅舍、旅店,接待的对象不太一样,都指的是旅馆,和现在的酒店、宾馆、招待所是一个功能。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6:090000浙江地区的墓葬考古 有了哪些发现?(浙江考古)
浙江地区考古发现了不少明代墓葬。在我国古代时候,浙江是一片儿王朝不太多的地方。在这里出土的墓葬数量比较少,只有一些明代的墓葬而已。不过对于我国浙江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考古热情,自从建国后几十年当中在浙江的北部还发现了不少的古墓一。其中也有着很多的国宝级文物发现,比如在1957年的浙江湖州就发现了一座明白墓穴,不过已经被完全破坏。浙江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3-08 04:22:560002沉船Klein Hollandia的故事:揭开英荷两国历史的神秘面纱
位于苏塞克斯海岸附近的一艘沉船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它是17世纪荷兰军舰KleinHollandia。历史悠久的英格兰考古学家与荷兰文化遗产局和航海考古学会合作进行了鉴定,使用专业和志愿潜水员收集的证据、档案研究和木材样本的树木年代学(年轮)分析。这是一次重大的发现,根据1973年沉船保护法,它立即获得了最高级别的保护。我要新鲜事2023-02-24 19:18:190000一条巨蛇守护古墓?附近村民深信不疑,考古家冒险前往发现真相
《李白墓》中写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人生在世,皆需面对死亡之宿命,死亡面前世人平等,无论天子或庶民,生命尽头,皆要入土为安,而逝者留给后人之瑰宝,埋藏与古墓中,墓室象征逝者之意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08:250000中国考古百年 | 档案中的殷墟发掘风波
1921年10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学者袁复礼等人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发掘。仰韶文化的发现被视作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之后的几年中,中国境内的考古活动多是外国学术机构与中国政府或学者的合作。殷墟发掘首次由中国学术界主持,标志着来自西方的田野考古学在中国落地生根。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29: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