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墓里出土一件酒器,纹饰精美异常,细瞧后专家看出了秘密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
文/周德秀 、倪方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古往今来,无论是悲春伤秋,还是宴乐会友,总是离不开酒,失意的人尤爱“借酒浇愁”。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不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早已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了独有的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古人对饮
既有酒水,必然离不开酒之托——酒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酒器作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从成语“ 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从书圣王曦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
诗文中的“觥”“樽”“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件酒器中的精品,名为“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现存于河北省博物馆。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最为发达的是商周时期,在当时算的上是领先于国际水平了。再加上酿酒业的发达,中国的酒器在这个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又开始流行起来。
尽管汉代铜器制造业规模很大,铜制品的数量和种类很多,它的造型也已摆脱商周铜器神秘、厚重、古拙的作风,显得灵便、轻巧,更为适应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但是对新事物的偏爱似乎是每个时代人的特性,作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酒器类型,漆器不仅是贵族奢华的象征,平民们更是莫不以漆器的使用为荣。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是西汉文物,通高44.2厘米、腹径28.5厘米;盖有三个云形片状钮,腹两侧有铺首衔环。盖面与器身上,以纤细的金银丝交错嵌成。这种工艺的青铜器物,在青铜器市场上很少有伪器,主要原因就是工艺太繁太难,做一件出来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就算最后做出来了,很容易让行家认破,所以古今制伪造假者都不愿意做错金类器物。
这件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的主人是一位贵女人,名叫窦绾。窦绾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王后,死后与刘胜一起葬入河北满城县陵上的大墓之中——现通称“满城汉墓”。此墓就是从窦绾的墓室出土的。
窦绾这件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不是一般的宝贝,其珍贵也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件诸侯王家用品。乍看之下,这件青铜壶与一般的汉代青铜壶没有区别,但细细观看,就会发现壶身通体表面用金银丝嵌出了勾回流畅、精美异常的花纹和动物纹带。
再细瞧这可不是什么花纹,竟有秘密——其珍贵和文化价值,就在这些花纹上——竟然是传说中的“鸟篆书”——专家惊讶了!
我们听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隶书等各种字体,这鸟篆文是个什么字体呢?也许爱好古文字的你对此并不陌生,笔者自认见识浅薄,以前从没听说过,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如果你从字面把它理解为类似于鸟的形体的文字,那算你误打误撞蒙对了。

满城汉墓文物出土现场
很多人会奇怪,还有这种书体?的确存在,它可是“秦书八体”之一呢。也对,“鸟语”都能成为一种语言,“鸟字’算什么?所以,爱写“草书”的同学以后就不必苦恼了,因为如果下次再有人把你龙飞凤舞的字迹说成是“鸟字”的时候,你不妨把这当成是一种夸奖。
实际上,鸟篆文也称“鸟虫书”或“鸟书”,民间直接说是“鸟”字——现在人们不识某个字,就说“是什么鸟字”的口头语,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鸟篆文由笔画复杂的篆书体演化而成,它之所以称为鸟篆文,是因为该种文字的线条、造型与鸟密不可分,有的将鸟的形体整个置于文字之上,有的整个字形似鸟腾飞雀跃,形态优美,变化无穷,通俗点说,也就是古代的艺术字。
至于鸟篆文的起源,目前国内专家尚未有定论,但不乏对鸟篆文有多年研究的专家提出新见解。有专家认为,鸟篆文的流行与春秋时期越国的兴衰有关,它是越国强盛后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本民族特色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字,反映了越族先民的文化特征。

越王勾践剑鸟文:“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如在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越王勾践剑,上面便有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这种说法仅是一家之言,鸟篆文的流行背景至今是谜,并没有完全弄清。或许当时它真的就是爱弄风雅者画出来的所谓“艺术字”,继而流行了。
窦绾这只鸟篆文壶上鸟篆文笔划用盘旋多姿的凤鸟和云龙一类的线条构成。铭文内容反映了祈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这与秦汉时的崇仙的时代很相符,也符合一位贵族女人的文化信仰和人生追求。

颈部铭文:“盖圜四缀,仪尊成壶”

上腹铭文:“盛兄盛味,於心佳都,于”

下腹部铭文:“口味,充润血肤,延寿却病,万年有余”
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 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 考古:家天下是误解
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考古:家天下是误解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夏朝单列为一章,与以人物为中心的《五帝本纪》和《尚书》中的“虞书、夏书”不同。这显示了夏朝在司马迁眼中是一个王朝,是国家文明的开端。历朝历代的史书,包括现今的教科书,都将夏朝列为“第一王朝”,而将夏朝之前的历史归为“远古传说”。一、考古发现与传统认知有着很大差异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1:28:090004华丽羽王龙:唯一带羽毛的大型肉食恐龙(长9米)
华丽羽王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原角鼻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2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成年后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7.5-9米左右,体重更是达到了1.4吨,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它也是辽西地区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最大恐龙之一。华丽羽王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9:540000石家河古城的考古成果 面积350万平米(石家河古城)
湖北石家河古城的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陶瓷制品。在今年的二月份三月份期间,我国湖北的文物研究院公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确认在石家河。古城附近有着一个350万平米的遗址,这也是给湖北的考古工作人员增添了非常光彩的一笔。另外也是给我国的考古工作人员研究长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现实资料。这也是在历史当中比较重要的一次发现。石家河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45:270000陈胜河南老家出现秦太子墓,分析是陈胜当年造假,造假背后不简单
秦汉农民起义的仪式本文作者倪方六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教科书上定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是哪里人?司马迁《史记》称是“阳城人也”。但对阳城具体在哪,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我比较相信陈胜是商水人。为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1:190000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洛阳市扎实推进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近日二里头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洛阳已拥有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和二里头遗址等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索出了一条大遗址保护利用与旧城提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互促共赢的洛阳新模式。一、政府主导,切实扛稳保护第一政治责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