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卡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8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51:452阅
在恐龙时代,阿根廷因为气候适宜、植株茂盛,被称为食草恐龙的天堂,就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都生活在此。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洛卡龙,也是一种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可达8米,平时四足行走,觅食时为了吃到更高的植物可以二足站立,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洛卡龙基本资料

洛卡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四足食草恐龙,它体长8米,前肢比后肢短,为了吃到更高的食物,它可以呈二足的方式站立。就体型而言,洛卡龙跟大盗龙、崇高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洛卡龙化石

2000年,洛卡龙化石发现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洛卡龙是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南美洲。
洛卡龙的形态习性:根据化石估计,洛卡龙可以生长至8米长,是较为小型的蜥脚下目恐龙。跟一般食草恐龙不同的是,洛卡龙可四足行走,也可二足站立,这样可以寻觅到更多的食物。洛卡龙主要吃植物的树叶,为了维持它庞大的体型,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找吃的。
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南美洲发现了100种,阿根廷发现了81种,其中就包括洛卡龙、滥食龙、酋尔龙等。其实说到阿根廷出土的大型恐龙,阿根廷龙不可忽视,它体长40-42米,是目前恐龙中最大的存在!
史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

说到阿根廷生活过的食草恐龙,那阿根廷龙不得不提,它因为最早发现在南美洲的阿根廷而得名,生活在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体长40-42米,在已经恐龙中体形排在第1位,体重可以达到九十吨左右的样子,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陆地恐龙,它们的体型只有易碎双腔龙能跟它们相提并论……【查看更多】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文物研究 | 记苏州博物馆藏赵继贤套印
作者:何玮机缘巧合,笔者在翻阅《苏州博物馆藏玺印》一书时,发现苏州博物馆旧藏齐白石所刻三方石印,印主竟是“二七惨案”的罪魁祸首,时任京汉铁路局局长的赵继贤。也许是因为印主恶名昭彰,这三方印章一直不太受人关注。查阅与“赵继贤”“二七惨案”或“二七大罢工”相关研究,亦未见论及。这三方印章,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历史的佐证,为此特将此三方印章予以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55:410000历史上岳飞的画像 居然和岳云鹏相似(岳飞画像)
南宋时期留下的岳飞的画像居然和岳云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去年过年期间,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大家都在好奇历史上真实的岳飞究竟什么样子的,幸运的是,如今可以看到岳飞的大致样貌,因为南宋时期有一个人将岳飞的样子画了下来,而这幅画也被国家宝物馆收藏保存至今。虽然古代的绘画技术不能和我们现代的照相机相比,但也可以看得出来岳飞的外貌大概是什么样子。南宋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1:11:570000许宏:考古学参与传说时代古史探索的论理
内容提要:回观学术史,运用有限的考古材料进行狭义史学范畴的人群族属与王朝归属的整合研究更受关注,构成中国学界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奇特的学术景观。半个多世纪的论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已很能说明研究取向与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深刻检讨考古学的局限性以及文献与考古整合研究结论的相对性,文献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各自扬长避短、扎实做好本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分进合击、慎重整合,才是深化研究的必由之路。0000赓续奋进的北京大学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
新石器时代考古是百年北大考古的“传统优势项目”,在这里走出了苏秉琦、张忠培、严文明等学界泰斗和多位学科带头人,形成了研究中国史前文化、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以及田野考古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中国新石器考古和田野考古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卓越的引领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44:080000仲伟民:茶叶消费如何带动经济发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1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