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座战国古墓,考古队不断挖掘,出土一件2000多年的“电灯”
甘肃一座战国古墓,考古队不断挖掘,出土一件2000多年的“电灯”。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们是没有电的,只能靠点火来照明,直到后来,经过聪明人士的制作,才有了灯,不过古代的灯,跟我们现代是不一样的,甚至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灯,什么时候有灯,专家们至今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这确实也是挺难的,比较古代离我们也有千年的历史了。

不过有一点,专家们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战国时期的时候,有一种灯叫做“行灯”,光听名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行走”的灯了,然而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专家们不断在甘肃平凉的庙庄陆续发现了很多的古墓,而这些古墓,就有很多是战国时期的古墓,而也有不少的文物,在考古队的挖掘下,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不过这些文物都不是很珍贵,都是一些古墓中常见的文物。

而最后考古队们经过长时间的发掘,已经不断的挖掘,最后在1999年的时候,在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件比较罕见的文物,这件文物让考古队欢声雀跃,从外形上看,这件文物特别像一个青铜器,刚开始专家们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后来专家们才明白,这是一个类似于灯的文物,设计非常精巧,因为这件青铜器看上去像一个鼎,有三足,很像古代人用来照明的物品。
最后专家们经过翻阅古书,得出一个结论,证实了这个青铜器便是2000多年前的“电灯”,而且还是古代人所使用的“移动电灯”,只要在上面燃料,就可以点燃,而且上面还有一个支架,如果不用的时候,可以放进口袋里,去到任何地方,只要有燃料就可以点亮,十分的方便。

这种“电灯”对于考古队们来说十分的珍贵,因为能挖掘出类似的东西极少,对我们研究古代人的使用灯光有着极大的帮助价值,而且能用青铜制作出这么好的灯具,那个创始人肯定很聪明,而考古队们在现场也是不禁感叹考古家们的智慧,如今,这个2000多年的“电灯”,已经被防御甘肃的博物馆里面进行珍藏了。
西沙群岛岛屿文物的分布特点——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所见
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和组织,由海南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共同牵头,联合组成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4名考古专业人员和1名新华社记者参加的文物普查队,于同年4~5月对西沙群岛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及水下考古调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21:470001滕铭予:秦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4:490000苏小小墓里面有尸骨吗:没有尸骨(如今的墓是重建的)
苏小小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歌妓,也是一个名妓,不过她非常擅长诗词歌赋,喜欢和当时的文人墨客来往,因此非常受文人的尊重。苏小小死后还有不少诗人写诗凭吊,但是据说现如今的苏小小墓里并没有尸骨,那么苏小小墓里面有尸骨吗?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苏小小墓里面有尸骨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38:010000暴雨后地面发现国宝 专家看到后笑了 估计价值超150000000元
近日,在广东一场暴雨之后,地面上出现了一些神秘的东西,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当地的村民们迅速报警,考古专家随即赶到现场进行勘察。经过一番发掘,专家们发现这是一处宋代沉船的残骸。这艘沉船长约22米,宽约5米,内部存放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玉器、金器等。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43: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