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的“祖师爷”,没想到900多年后,自己的墓穴被考古挖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宝物被深埋在地下不见天日?考古界的“祖师爷”,蓝田四吕中的吕大临,在晚年开始从事青铜器的研究,是历史上最早研究青铜器的人。但是谁知道,在900多年后,吕大临的墓穴,居然被自己的后人“考古”了。身为考古界的祖师爷,自己的坟墓居然被后人考古了,实在是有点戏剧性。吕大临的这个后人,其实还不算是考古,他只能算一个盗墓贼,因为他挖吕大临的坟墓时,想的是将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拿去卖个好价钱。

身为考古界的祖师爷,自己的后人却走上了盗墓的道路,盗的还是自己的墓,如果吕大临知道了,一定会怒其不争。吕大临是宋朝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和著名考古学家,关于考古的书籍他撰写了很多,但是后世只发现了《考古图》和《易章句》。吕大临的墓,就葬在了吕家村的附近,这里不仅仅埋葬这吕大临,还有他的“蓝田四吕”三兄弟。吕家村是他们的家,在这里,吕氏后人每年都会来祭拜他们。

吕氏家族墓位于陕西蓝田,当时,有关部门接到了群众的举报,说有盗墓贼在盗墓,等到警方来到时,发现这里的墓穴已经被炸药破坏了。还好盗墓贼很快就落网了,但是这个盗墓贼落网时说出来的话,不禁让人大吃一惊。这个盗墓贼居然说自己没有盗墓,这个墓穴是他的祖先的,他只是准备迁坟。面对盗墓贼的解释,大家纷纷表示不相信,可是随着走访的深入,盗墓贼说的话有一半成真了。

迁坟是假,盗墓是真,在专家的追问下,盗墓贼说出了事情。这个坟墓确实是祖先的坟墓,而他也是正统的吕氏后人。之所以想要挖盗祖先的墓,是因为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希望自己的老祖宗能够“帮帮他”。可是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祖先,居住在吕家村里的,都是吕氏的后人,其他的后人看到他这样的做法,十分的气愤。
墓穴被破坏,想要重新掩埋回去是不可能的了,若不及时对里面的文物进行抢救,恐怕这些文物最后都要损坏。专家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随着挖掘的深入,专家发现,这里是一个家族的墓穴,在这座家族墓穴中,专家们发现了3件国家一级文物,随葬品700多件,其中不少金、银、铜、铁和陶瓷,其中宋代的精美陶瓷惊艳了一众的专家。

这个盗祖先墓穴的人叫吕富平,可惜的是,他的一生并不富平。正因为如此,他才动了祖先的墓,在盗墓之后,他感到了深深的后悔。其实若不是吕富平,专家是不会对他们的祖坟进行挖掘的,因为现在专家们都不主张主动的去考古,害怕考古技术的不足,对文物造成伤害。可是吕富平使用炸药,将祖先的坟墓炸毁,使得专家不得不对吕氏祖坟进行抢救性地挖掘。盗墓这样的事情,是违法犯罪的,当吕富平醒悟过来时,已经迟了。
牙璋久远使用方法失传?穿越至今有图解,三星堆玉器欣赏
三星堆遗址和雷雨站长和曾院士近期成了考古圈内的热门话题,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与中原地区用于随葬不同,而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8:470002说说古代的共享单车——“共享毛驴”,租毛驴骑回家不还,咋办?
古代的共享交通工具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共享单车流行了起来。这种所谓“共享经济”下的租赁模式,其实就是付费租用,古代早有,只不过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畜牲,都曾作为“共享交通工具”,出现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4:420004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海丝港口考古“重要发现”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部,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之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隔江与江心屿双塔遥相呼应。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44:040000非遗之声 | 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放红色文化鲜活魅力的重要作用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培育民族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合有着重要意义。重视内容创新彰显红色文化深厚底蕴0000李济:从人类学看文化
前言我今天的演讲,只是把些有关的材料作一次综合的报道,自己并没什么特别新的意见贡献。在未讲到本题以前,我有几点要先行声明。联合国中国同志会讨论文化问题的座谈会我因事未能每次参加,同时对于以往各次讨论的材料,因时间关系我也仅仅略为翻阅,因此我所讲的内容,可能与以往有重复之处。这是我要预先道歉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