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久远使用方法失传?穿越至今有图解,三星堆玉器欣赏
三星堆遗址和雷雨站长和曾院士 近期成了考古圈内的热门话题,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与中原地区用于随葬不同,而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雷站长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夏商时期(2100~1100 BC.)的三星堆古城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至三星堆遗址第四期末期,最终形成一大数小、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多道城墙将三星堆古城划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功能区,目前工作做得最多的当属月亮湾小城,由于在城内的青关山夯土台上发现了超大型建筑群,因而推测月亮湾小城可能就是三星堆王国的宫城。“雷站长又说:”曾院士帮我发掘了好多年,感谢是必须的,也还要感谢燕道成先生啊。“

1929年,农民燕道成在广汉三星堆月亮湾台地掏沟时发现一坑400余件精美的玉石器,一时间,“广汉玉器”声名鹊起;三星堆遗址被唤醒!截至目前,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玉器,分别出自三星堆祭祀坑、仓包包祭祀坑以及燕家院子玉石器坑。关于三星堆祭祀坑的性质或认为是祭祀坑,或认为是宝器埋藏坑,或认为是墓葬,但坑内出土器物均为祭祀用品没有争议。因此,以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玉器属“事神”之器学界还是有共识的。

从外部形态来看,其种类有兵器、礼仪用器、工具和装饰品四大类:
兵器目前所见以戈最多,其形制与殷墟出土的玉戈大体相似,均为无胡戈,戈援则多分段,可见明显折棱,部分折棱处呈树枝造型,部分玉戈的援末端两侧有齿饰,与玉璋的扉牙较为近似。除了玉戈之外,玉钺、玉剑和玉矛均较为少见,钺为尖顶、斜边、弧刃,两侧有扉牙;剑的整体形态近似铜柳叶剑;矛整体形似树叶,锋部较尖锐,而末端则较圆转。

礼仪用器是三星堆玉器的大宗,其中以璋最多,璧、瑗、环其次,琮最少见。三星堆玉璋形态各异,可分为几何形、斜刃形、凹刃形、树枝形和鱼嘴形等五种,扉牙部分则简繁有别,繁缛者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璋近似,简单者则仅仅留出扉牙部分但并不刻扉牙。璧、瑗、环均为圆环状,只是“肉”(玉器部分)和“好”(中部圆孔)的比例有所不同,《尔雅》记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部分玉璧、瑗或者环的圆孔边缘向外突起,形成“领”,截面呈“T”字形。琮的形制与其他遗址出土的玉琮没有太大的区别,均为方形圆孔。

工具,主要有斧、锛、凿以及刀等,形制与石质同类工具近似,并无太大差别。出土数量以凿最多,锛、斧其次,刀只出土一件,且可能是由其他玉器改作而成。装饰品较为单一,只有串珠一种,个体较小,整体呈圆管状,穿孔亦为圆形。

三星堆玉器的来源各不相同,凹刃形璋、戈、璧、瑗、环等与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同类玉器关系密切,琮则可能有齐家文化、良渚文化两个源头。不过,三星堆玉器并非完全照搬其他文化的玉器,诸如几何形璋、斜刃璋、树枝形璋、鱼嘴形璋、钺、矛、剑等不见于其他文化,应该是三星堆原创。工具类玉器和装饰品类玉器由于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且形制较为相近,故难以明确其来源,也有可能属于三星堆自身创造的玉器。




三星堆的古人似乎很担心现代人不知牙璋如何使用,派出”使者“,穿越数千年来相告。
END
民国盗墓十分罕见的五大特征,除了洛阳铲,还有什么?
原题:民国盗墓五大特征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盗墓,一团乱象。谈起民国盗墓,大家的印象就是“疯狂”。图:古墓地宫图:古棺遗骸图:清代官员不腐尸体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1:550000汉初唯一善终的异姓王 跟刘邦这样的领导相处 我有我的方法
汉初唯一善终的异姓王是吴芮。那个年代,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历经多年浴血奋战,最终击败了项羽,登上了皇帝宝座。刘邦封了七个与他姓氏不同的王,其中包括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和韩王韩信。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25:500000史景迁:纵横中华,以期透彻理解这个国家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1:5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冯素弗墓
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位于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村将军山东麓,这里是冯氏陵园“长谷陵”所在地。1965年辽宁省博物馆发掘。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的建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415)。该墓是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14:430001被慈禧豢养的三名“枪手”,待遇颇高,却一生要坚守这三条规矩
在瑞士苏黎世瑞堡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慈禧太后的画作,画作名为《雪中梅竹图》,据传是慈禧在霜盖天气后,行至梅竹林即兴而作。这幅画当年被慈禧太后赠送给了外国公使,因为画技十分高超,所以被瑞士博物馆收藏至今。从这幅画像来看慈禧太后似乎是一个绘画高阶玩家,只不过当人们在故宫博物馆中看到另外两幅慈禧的画作时,却不禁心生疑问,为何这两幅画作与那副梅竹图相差如此之远,竟让人觉得全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