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一书ZZd01《第五次开始》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15:310阅
今天分享一本一本过去两年比较火,面向大众的,由美国考古学家凯利写的,徐坚翻译的《第五次开始》。我们这些学习历史大类的同学们基本回家碰到人都会被问学这些有啥意义,确切地说有啥现实意义,或者说在转换金钱上有啥意义。现在学考古,一般人就不问了,人家会跟你探讨附近哪哪有墓,要不去挖一下,或问工作的时候能否顺走些东西。当然也有人知道我们干些啥的时候,还是会问这学术研究有啥意义。记得我刚学习那几年还把这学术研究的意义当回事,心中也有几分热情,我把这归因为我碰到了好老师。但后来工作了两年,认识多了,感情淡了,就给人家讲主要意义就是为国家抢救文物,为大家解释文物,为自己赚钱养家糊口。现在好了,这本书的作者站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高度,讲考古学对现在对未来的意义。好不好不知道,总之以前看宣传的挺厉害的。有兴趣的不妨看看。



pcif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蓝色革命之三)
【说明】本文为郭静云、郭立新所著《“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东亚视角)》(原刊于《中国农史》2019年第4-5期)之一部分,因全文内容较长,现分节摘发。三、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虽然考古界将细石器般的猎器、磨制石器、陶器等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已成为常识,但对这些创新背后的意义的讨论颇显不足。(一)细石器代表食谱的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0:290000古代有一种特殊“盗墓”现象,公开刨坟掘墓,执行“尸刑”
中国古代的“尸刑”本文作者倪方六刑法,是针对犯罪行为的,也就是说,是“活人刑”。但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死人刑”,专门惩罚死人的。人死了还怎么惩罚?直接对尸体动刑。如东汉要奸臣董卓,被杀死后也不解恨,要陈尸街头示众。董卓生前肥胖,守尸的士兵在董卓肚脐眼中插上灯芯,点燃照明,竟然持续数天。下葬了则要掘墓刨坟,挖出尸体惩治,古称“戮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9:130000讲座:莫多闻: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环境考古研究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本文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实践”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环境考古研究》的讲座纪要。一环境和环境考古学科简介莫多闻教授首先为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介绍了环境考古这个学科的定义和学科目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58:130001从墓中盗出青铜器,称是“祖传之物”,430万卖给陕西一家博物馆
盗墓挖出青铜器给博物馆本文作者倪方六山西闻喜,是近些年盗墓活动多发的地方。2014年腊月的一天,朱士钟和王朝阳、丁学谦等碰面,想找点活做做,王朝阳提议去酒务头村盗墓,又后拉来了牛国安、魏建国,组成了“盗墓五人组”。2015年清明节前后,几个人决定行动。谁想,这极寻常的一次盗墓,竟然盗到了一座商代晚期贵族大墓,日后文物部门跟进考古,成为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7:420001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陵被盗与淘宝术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初年,一本名为《爱月轩笔记》的书,在特定人群间流传。此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书中详述了慈禧墓中的随葬品,数量之丰、价值之高令人吃惊。这本书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据传此书的作者是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书中的内容是李成武根据李莲英口述而来——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锦褥一层,厚约七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8: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