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大贼戴着手铐从警方暂押室逃走,再次被抓后交代逃脱方法
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说了唐玄宗宠妃武惠妃的敬陵被盗事件(见《支锅组织20多人,从唐朝皇后陵里盗棺,卖了100万美元被抓》一文。
这事发生在10多年前的西安,还没有说完。武惠妃的石椁重达27吨,盗墓者能将它弄出地宫,走私到美国。这么重的东西咋弄上来的?难道就没人发现?那么容易走私到美国?这篇头条号就来说这些。

组织盗墓的叫杨彬,可以说明是一盗墓大贼,参加盗武惠妃大墓的有20多人。杨彬是“老板”,他找来两位“盗墓专家”,具体执行盗掘武惠妃敬陵一事,报酬不低,每人25万人民币,另外其他成员合计报酬是100万元人民币。这在2005年时已很高了,那时中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不过一两千元,同时说明文物多么值钱。
另外,揭下完整的壁画,每幅奖金1万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钱赚的团伙干活很卖力。
武惠妃的葬礼当年有如皇后,其葬具十分讲究(见上图)。

由3件不同形制的青石构件组成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房殿式仿木结构建筑。以6块长方形巨石为基座,椁体由10件立柱、10件壁板间隔组合构成;椁顶为5块巨石并列,雕刻成形,椽头施彩绘十字形瓦当。
椁门雕刻于石椁东面的中央,两侧分置直棂窗。整体采用减地浅浮雕、线刻与彩绘等装饰技法,图案满布于立柱、椁板内、外壁及基座立面上主要内容有珍离瑞兽、花草树木、仕女人物等。
这具石椁是唐朝现存体积最大,彩绘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石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他们分多次进入陵墓,将巨大的石椁拆解开,然后一块一块包装好,再吊运到地面上。注意,是“包装好”,很认真的,因为损坏了,卖价要打折的。
怎么运的?可不是当年营建陵墓时从墓道肩扛车推,他们使用了现代的吊车。从地宫到地上约在15米,每一块石块也不轻了。但他们一个晚上完成了这么大的“工作量”,将整个拆解的石椁所有构件全部吊出地宫。
杨彬动用了七八辆车,每吊出来一件,就运到50米外,装到货车上运到固定的地点集中,全齐后立即发往广州。

或许有读者会问了,这不就是“考古式”盗墓么?明火执仗啊!确实是这样。
敬陵在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西侧50米处,杨彬的车子就停在村边。听到动静的村民起来,但想接近时,便被盗墓团伙的“保安”给挡了回去。
村民知道,这伙人可能是盗墓的。有胆大的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说“上菜地”。再追问,晚上上菜地干什么?村民马上便遭到了威胁,“睡觉去!”
难道就不怕村民报警?不怕。在一般人想来,盗墓团伙都“有人”,有保护伞。杨彬不怕报警并不是因为有人,而采取了手段。

杨彬的脑子很好用!
原来他每次作案前,都会事先安排眼线,到当地派出所或是分管的公安分局前负责“站岗”。如果在作案的时间,警方出动了,十有八九是盗墓被人发现,有村民报警了,会通过手机、QQ立即通知“前方”撤退。
这手段太绝了!所以,杨彬组织盗墓从来没有被警方抓到过,有的人一直认为杨彬有后台呢,就是盗武惠妃的敬陵,警方也没有抓到的。不要说抓不到人,杨彬一伙将敬陵盗空了,棺材运走,警方都没发现,大半年以后上级发密电通知,当地警方才知道,开始侦察。
从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间,杨彬等20余人多次(一说5次,一说6次)进入敬陵盗掘,直至将陵内的所有文物盗空,石椁运走。村民发现报警,但没有用,还没等警察到,这伙人已开车报扬长而去。

那杨彬是怎么抓到的?也不是在盗墓现场被抓的,是前面跟他一起盗墓的“兄弟”坏了事。
这“兄弟”于2006年2月11日参与其他盗墓活动,被警方现场抓获,把他给咬了出来。第二天警方在杨彬还没有发觉的情况下,将他给抓到了。
不可思议的是,审讯当晚,在警方做了第一份审讯笔录后,杨彬竟然逃走了,花名“宋四清”到了南方。
真蹊跷,连替他辩护的律师对此都感到疑问,曾当面问杨彬,得到的说法是捅开手铐,用鞋子垫在用来堵门的床脚,悄无声自地溜出了暂押室。

这一说法仍有疑问,如何捅开手铐的?自己吗?有这种可能乎?如果是单手铐在某物件上,似有这种可能,但那捅手铐的东西哪来的。如果他身上带有这工具,以防不测,那说明他经验太丰富了。但就是能打开手铐,警方没有人值班吗?这留下了想象空间。
杨彬在古董圈内路子多,与港澳、日本、美国的文物贩子都有联系。在盗出石椁后,很快打包上车,发往广东。
广东那边有人接货,很快走私到香港,进而从香港运到美国。到这时中国警方才接到密报,并通报陕西警方。而西安警方接了上级密电后才知道,才立案调查,于2006年7月在深圳,将杨彬再次抓获。

而被抓的杨彬根本就不认罪,因为警方一不是在现场抓到他,二没有发现赃物,司法机关也定不了他的罪。
警方最后找到了杨彬两处隐藏文物的“仓库”,查获了不少文物,还有猎枪枝、炸药、雷管若干。特别是发现的一个硬盘,帮了警方的大忙。
杨彬有在盗墓现场拍照的习惯,以让买家相信货源地的真实性,卖出价钱来。而他这习惯也给自己挖了坑。硬盘内藏有数千张文物照片,涉案文物近千件。其中一个文件夹内发现他在敬陵现场拍的照片(见下图),有被盗石椁。

在经过文物部门鉴定后,认定杨彬至少参与了两起盗墓事件。
被盗的石椁和一件壁画,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另有4件壁画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被其破坏的壁画中有4件可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件可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2007年10月,杨彬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在杨彬案破后,文物部门对被盗大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证明是贞顺皇后的敬陵。具体考古发掘情况,请留意下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

柏利连尼龙:南美超巨型恐龙(长25米/仅发现脊椎骨)
柏利连尼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4-25米,属于体型非常惊人的超巨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发现的。柏利连尼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19:530002海底发现元代沉船 捞出价值超100亿的文物 韩国 我们的国宝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贸易和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连接了许多国家,这些国家通过海洋频繁进行商贸往来。然而,海上航行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海盗袭击等,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沉船无数,数不尽的宝藏沉入海底。我们所熟知的古沉船大多数都在我国的南海,但其实在东海也有许多古沉船,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文物,但这些文物却被外国人捞走,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46:270000清官包拯墓穴被发现 墓室的场景被惊呆(墓穴推测)
包拯的墓穴中有21口棺材用来迷惑奸臣。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清官,你会想到谁?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不偏不倚的包青天包拯。包拯的青年形象可以说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出土的包拯之墓再次打破了人们对它的固有印象,甚至连专家走进他的坟墓都目瞪口呆。古墓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2-22 22:08:410000小型杂食恐龙:铸镰龙 羽毛覆盖全身(有着极长第二指爪)
铸镰龙是一种镰刀超科恐龙,诞生于1亿2-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有着非常厚实笨重的镰刀爪,外形看起来非常像是始祖鸟,据化石推测它可能是带有羽毛的,并且有着叶状牙齿,但是也存在少量退化的尖牙,所以属于杂食性恐龙之一。铸镰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19:370000从甲午海战战场到南海,水下考古获奖照片,是怎么炼成的?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9: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