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伯龙:非洲小型腕龙科恐龙(长1.8米/生于侏罗纪中期)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22:301阅
拉伯龙是一种大鼻龙类的腕龙科恐龙,诞生于1.6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1.8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目前已经发现了不同年龄的个体多达3-10个,但是能够鉴别的特征还比较少,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东南部发现的。
拉伯龙的体型

拉伯龙虽然属于蜥脚下目中的大鼻龙类恐龙,但是它的体型并不算大,全长只有1.8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之中仅仅只排名587位,类似于现代一只大型犬的身材,和驰龙、足龙、纤角龙等小型恐龙有着类似的体型。
拉伯龙的化石发现

拉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东南部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的,据说这批化石当时就埋藏于马任加盆地之中的伊萨鲁地层,所以科学家也判断它是诞生于侏罗纪的提通阶时期,并且和长颈巨龙、腕龙等都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拉伯龙的正模标本化石中包含了不少的骨骼,比如神经弓、脊椎、四肢骨,但是唯一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颅骨化石,不过化石总体来自3-10个个体,并且包含了不同年龄层,所以也算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据说根据骨骼研究结果,科学家判断它是一种寿命非常长的恐龙,可能在31-44岁时才会性成熟,并且会很快速的开始成长,长出很多的纤成骨。

据说最初1894年的时候科学家理查德·莱德克是将拉伯龙归类于沟椎龙的新种属,但是直到1986年的时候,约瑟·波拿巴才拿着这些化石重新研究,并且反驳了以上的说法,并且认为它是一种全新的恐龙种属,并且发现它和腕龙科可能是亲缘分支,最终才正式的命名为拉伯龙,而这个名字则是为了纪念当时著名的古生物学家艾伯特·拉伯。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安徽出土两座黑色棺材 墓主人头颅消失(楚国墓)
安徽出土的黑色棺材是楚国大将墓。2011年的时候,位于安徽六安市的一处建筑工地上,一群工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然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却无意挖出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土。当时工人们都慌了神,毕竟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见多识广的工地负责人猜测可能是挖到了古墓,便立刻将这一消息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随后便派出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古墓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04-06 00:32:270000易德生: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38:50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妇好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42:490001陈超:一壶浊酒喜相逢 考古所见濉溪明清酿酒的历史
#2022生机大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酿一方美酒。隋唐大运河故道流经的濉溪县位于安徽北部,地处北纬30°中国白酒黄金带和淮河流域名酒产区带。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为11℃—16℃,平均降水量约920毫米,适合酿酒所需微生物的培育和生长。淮河名酒带所出名酒包括河南的汝阳杜康、商丘林河大曲、鹿邑宋河,安徽的古井、金种子、口子窖、皖酒、迎驾贡、明光,江苏的双沟、高沟、汤沟、洋河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3:1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