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考古,又有新发现!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近日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雄安新区起步区进行了13处文物遗存的考古发掘并通过专家验收,完成发掘面积7500平方米,出土陶、铜、铁、瓷等遗物1900余件套,发现一批仰韶晚期、龙山、夏商、东周、汉代及金元时期重要文化遗存。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考古前置”要求,进一步了解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考古学文化遗存分布范围、特点和文化内涵,切实做好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工作,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开展了一批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截至去年11月,实际考古勘探发掘36个项目,其中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考古勘探项目35个,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考古发掘项目13个。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负责人、研究员雷建红介绍,此次雄安新区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收获颇丰。勘探工作基本了解大先王遗址、郭村遗址等 36 处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遗迹数量分布特点、文化堆积和保存状况、文化内涵等大量信息,为雄安文物保护规划提供科学数据,奠定了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基础。

午方遗址、东牛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各类新石器时代遗物具备多种考古学文化的因素特征,这一区域产生的独特仰韶晚期考古学文化类型,体现了雄安地区史前时期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走廊地域特点。
午方西北遗址Ⅰ区、白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补充了河北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资料,尤其填补了河北夏早期的考古学空白。
沙窝墓群为一处排列有序、规划布局大型汉代公共墓地,是研究雄安区域汉代社会状况、物质生活和丧葬习俗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雄安新区“大南阳”考古提供了鲜活实物资料。东小里—白龙墓群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是雄安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汉代墓群之一,有助于了解汉代白洋淀地区平民阶层的丧葬习俗,以及家族群体交流、演变、融合情况。

张六西遗址发现多座宋金时期陶窑,是一处手工作坊遗址,填补了雄安新区手工业考古的空白,推动了白洋淀地区中古时期手工业考古研究的开展;郭村遗址、羊定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是雄安首次金元时期墓葬考古发掘,为研究宋金元时期白洋淀区域基层聚落分布特点、生业模式、丧葬习俗等问题提供重要资料。
魏坚:中国古代酿酒的考古学观察
中国有关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酒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酒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考古学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290001访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凤瀚教授
采访时间:2003年6月10日采访地点:国家博物馆被采访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朱凤瀚教授考古网记者:申云艳博士网站记者:朱馆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中国考古”网站的采访。请问您既是考古学家,又是历史学家,那么您是怎样认识考古学与古代史的关系的呢?0000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很意外,真像神话
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嫦娥工程”再取得关键性进展,载人登月时间更近了,千年神话——“嫦娥奔月”将成真!“嫦娥奔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我明天(5月30日)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写的就是这方面话题《嫦娥为什么奔月》,这里先发一部分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5:280000高江涛:陶寺与石峁出土的口簧,孰早孰晚?
#让世遗活起来#珪玷由来尚可磨,似簧终日复如何。成名成事皆因慎,亡国亡家只为多。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猩猩鹦鹉无端解,长向人间被网罗。——《言》罗隐•唐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诫是非》刘兼•宋口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570002活人献祭的历史:文明欧洲早期最野蛮,杀人牲还讲究“品种”
原题:欧洲的杀祭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欧洲及地中海地区的神灵在人类崇神史上有过辉煌的地位,至今仍被不少信奉着。如希腊至高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和月亮女神雅典娜,北欧的至高神奥丁,都是著名的神灵。在早期,欧洲诸神也都受享受着人牲这一“高档祭品”。图:保加利亚中部发现宙斯大型祭祀浮雕捉住外乡人献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6: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