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椎龙:欧洲中型植食恐龙(体长5米/颈椎骨突起)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52:422阅
冠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长可达5-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之一,诞生于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在侏罗纪和三叠纪相接时期诞生的兽脚亚目恐龙。最早的一批冠椎龙化石发现于欧洲。
冠椎龙的体型

冠椎龙的体长普遍为5-6米,在770多种已经发现的恐龙中仅排名309位,和犹他盗龙、大眼鱼龙、准角龙等恐龙的大小非常相似,相当于现代的一头非洲象大小。冠椎龙的身高可达3米,体重大约在136公斤左右,算是目前中等体型恐龙的一种。
冠椎龙的化石发现

在1959年的时候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克劳德·帕林等人在法国的诺曼底发现了冠椎龙的第一批化石,这批化石标本中包含了一颗牙齿、数块颈椎、背椎等脊椎骨、盆骨以及一块没有被明确的躯干骨骼。通过观察冠椎龙化石发现,它虽然属于兽脚亚目恐龙之一,但是它也有一些明显不同于其他兽脚类恐龙的特征。

比如在它的颈椎骨末端长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球状连接体,而它的尾椎骨前端也一样长有一个凹状的骨骼槽,髋骨上还带有一个非常笔直的脊,并且在颈椎骨的顶部和底部都长有一些突出的冠状物,并且在颈椎骨处还留有一对空腔,这也表明了它虽然和兽脚亚目关系很近,但它的衍化程度更高。
冠椎龙的名字来源

冠椎龙在07年的时候才由阿根廷、法国和玛丽居里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进行了命名,而它的名字是一个复合词,据说是由希腊语中的“波峰”和“椎骨的”两词进行结合创造的,这也是因为冠椎龙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颅后颈椎上长有突起的背部和腹部椎骨板,而它的种名则是取自于它的最初发掘地Airel采石场。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湖北荆门发现一具尸体 让专家看到接连后退(千年不腐)
湖北发现的一座楚国古墓里有一具没有腐烂的尸体。1994年的6月份专家在湖北荆门的某个村子里发现一座被盗的古墓,专家们赶紧上报给了上级机构,希望能够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省级的文物部门也很快给予了批示,另外警方也在抓捕这批盗墓贼;有着专业能力的考古专家在短短几天里就将这个古墓给展现出来,果然因为盗墓贼的原因让这座古墓里的大多数文物全都被盗,专家们也只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最后的棺材上。打开棺材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46:140004史书上的“后羿代夏”,是不是真实历史?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根据《左传》记载,夏朝第一位君主夏启,在临死之前传位太康,但太康荒淫无道,于是东夷有穷国首领后羿发动政变,篡夺了夏朝,史称“后羿代夏”或“太康失国”。后羿掌握大权之后,与太康一样荒淫无道,后羿手下寒浞发动政变,取代了后羿,并对夏后氏展开追杀。若干年后,太康侄孙少康长大,整合了夏后氏,以及反对寒浞的部族,最终重新恢复夏朝统治,史称“少康中兴”。我要新鲜事2023-09-26 19:53:150000五千年华夏文明发源于淮河中下游?看看这里有多少史前文化遗址
泗县历史悠久,自原始社会起,先辈们筚路蓝缕,虽经战火天灾而代代耕耘,不绝如线。终于成就了今日泗县的涅槃辉煌!今结合泗县博物馆史前人类展厅展览介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泗县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遗址调查报告》和安徽省宿州市文物局《安徽泗县程台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等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泗县境内史前人类的分布情况、文明程度。与各位历史爱好者一起参加泗县史前人类科普活动。我要新鲜事2023-10-04 19:54:080000文化遗产数字化考古 千年古墓发掘保护 墓室三维扫描 泰来三维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自然和人文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物经受着自然和人为的损坏,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因此,文物保护成为了保留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0:12: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