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锅、倒斗分别是哪里盗墓者的黑话?不知道你就不是正宗鬼吹灯迷
盗墓黑话大起底(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在盗墓圈中,由于盗墓贼的成分复杂、分布广泛,所说黑话也不尽一样。因此,作案时所使用的黑话,也没有统一的格式,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行帮杂合。近几年,笔者走访了一些民国盗墓贼的后人及现代已收手的盗墓贼,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盗墓圈的黑话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这里先说盗墓行为类黑话:“支锅”、“倒斗”到底是啥意思?如果你弄不清,你还不算是真正的鬼吹灯迷。

图:盗墓工具,其实很简单,就这几样就能做事:短柄铲、短柄锄、探针、起子、用于攀爬的绳索(盗墓者被抓后,警方收缴)
在挖坟掘墓这个地下行业内,使用最频繁的黑话应该是“盗墓”这个行为本身。行动不被发现是盗墓贼第一要紧的事儿,所以不能直白,得用隐语。如果说:“哥们儿,咱盗墓去。”那还能盗成墓吗?真正的盗墓贼是不会这么说的。
“盗墓”黑话,在过去的江湖上并没有固定、统一的语言。往往随机应变,甚至临时约定。这些黑话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有关,形象有趣,一些爱看盗墓小说的读者也可以随口说出几句,其实好多过去存在的黑话,在现代盗墓圈内是不使用的。

图:盗洞直接从墓顶打开
——支锅。支锅就是砌灶台,是人们过日子的行为。在早前,没有固定的灶台,做饭前都是临时砌个三角形的墩子,把锅这类煮食炊具放上,然后生火。支锅是成家过日子的开始,陕西、山西等北方一带盗墓贼借用了这一口头语,把搭班子组织盗墓团伙叫“支锅”。如果“锅支不起来”,意思则是盗墓未成功,失手了,黑话也叫“走空”。

图:支锅立户
——大锅饭。群众联合起来,一起盗墓。
——挖(刨)红薯。红薯有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等多种名称,农村人都知道,红薯是生长在土壤里的,成熟后都要用铲子挖出来。盗墓不也要动铲子挖吗?河南、苏北等红薯产区的盗墓贼,习惯把盗墓说成“挖红薯”、“刨山芋”。
——干活。与“下湖”的意思差不多,是北京、辽宁、苏北一带盗墓用隐语。停止盗墓离开现场,则叫“回窑”或“回窑堂”。
——翻肉粽子。南方盗墓贼常用。“肉粽子”详释见《民国盗墓史·秘术卷》有关“尸体黑话”部分。

图:2011年3月江苏泰州市发现明代不腐女尸。尸体包裹如粽,被盗墓者引用了。
——翻咸鱼。“咸鱼”详释见下文“尸体黑话”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说“卖咸鱼”则隐喻死亡。
——找铜路。墓内随葬青铜器,时间一长,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周边的土壤会受浸渍变黑,形成盗墓圈内的所谓“铜路”,“找铜路”自然就是盗墓了。
——炸坟,北京一带盗墓用流行隐语。传统的盗墓就是用铲子来挖掘,炸药开始在军事活动中广泛使用后,盗墓贼为了提高效率也用上了,一炸一个大坑,棺材、随葬品瞬间就暴露出来。民国时,军阀盗墓时率先使用了爆破手段,这些当兵的才没有民间盗墓贼的耐心,一下一下打盗洞呢。

图:巨大的封土堆,炸比挖更省事,特别是在打盗洞时,现在多使用膨胀炸药
另外“挖战壕”、“演习”一类的军事名词,也是军阀盗墓贼挂在嘴边的黑话。如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便称是“演习”;担心炸坟时弄出响声,事先对外谎称要试验新式地雷。现代盗墓则更进步了,使用地下定向爆破、遥控爆破、膨胀爆破等多种先进军工手段,声音很小,盗墓的效率更高。
——倒斗。“斗”即棺材,倒斗即翻棺材,自然就是盗墓。笔者在湖南、河南、河北等地方做电视嘉宾时,有的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会把当地盗墓行为也叫盗斗,实际这是不对的。在过去,只有北京周边及东北沈阳这些地方的盗墓贼才会说这种黑话。

图:考古开棺现场(2011年3月江苏泰州市发现明代不腐女尸开棺)
——挖冢子。“冢子”即坟墓,过去偷鸡摸狗的蟊贼也不时会干盗墓这档子事,他们同行间便会把盗墓叫“挖冢子”。
——起灵。“起灵”本是过去中国民间二次葬风俗之一,是将棺材和尸骨从老坟里挖出来,另葬他地。究其原因,要么是后人移民,要带着祖宗一起迁走,图个心安;要么是原葬地不好,请风水先生重新找块风水好的地方安葬,图个吉利;也有的原墓地被占用,不得不迁走。民国时,盗墓贼“起灵”最多的地方在北平一带,许多“王爷坟”被王爷们的后代挖了。说此黑话的,多系与墓主有关系的盗墓贼。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瓜评十大考古:发现两千多年前厕所的秦栎阳城
#历史开讲#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在即,去年各个重要发掘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幕后的工作。明面上咱们看到最明显的便是各大官媒接连不断地报道一些重大发现。比如最近陕西秦汉栎阳城遗址发现约2400年前冲水式厕所便屡屡刷屏。虽然冲水厕所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媒体为了吸引大家关注而抓的亮点,但是秦栎阳城这些年做的大量考古工作还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3:400000周广明:考古学的体系——关于考古学的另一种解读
周广明、叶增柯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7号晚上,远道而来的周广明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的讲座。周教授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工作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发掘的主要田野项目有樟树筑卫城遗址、樟树吴城遗址和牛头城遗址等,是江西地区商周文明研究方面的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0:470002古代美女为什么身材都那么好?她们首选塑体方式你也会用
古代女子是如何塑体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塑身美体,现代人,尤其是女性乐此不疲。古代女子也爱好身材,她们是如何塑体赶时髦,追随风尚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古代女子身材审美走过了多个历程,引领风气之先。如从先秦时,中原地区以“体长”为美。先秦时北方女子以“体长”为美美体方式:劳动、跳舞代表美女:卫庄公夫人庄姜点评:“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4:16000390年四川村医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巨大金棺,陪葬品令专家脸红不已
文|天色渐明编辑|林画1990年的一天,一个消息在四川泸州合江县榕右村炸开了锅:村医李道在山里发现了两口巨大的“金棺”。很久之前,村里就流传着山里有金棺的传说,这次李道的发现印证了之前的传闻。事关重大,村子里迅速把这一重要发现上报给文物部门,第二天考古专家就来到村子里找到了李道发现的两口金棺。令人称奇的是,金棺位于山里一处悬崖之上,棺材悬在半空像是随时要掉下来一样。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3:41: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