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羊肉最好吃?古人说在陕西,甘肃宁夏可能不同意
隋唐人吃羊肉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吃羊肉、喝羊肉汤,是人们冬日最佳选择。如果说狗肉是秦汉人喜欢的肉品,那羊肉就是隋唐人的菜。
进入南北朝时期,中国人的食肉之风有所减弱,这一方面与连年战争,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肉食品供应紧张有关,更与这一时期佛教“戒杀生”、素食风尚兴起有关。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人吃肉之风再起。
秦汉时广受民间欢迎的狗肉,被羊肉所取代,狗肉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地位急剧下降。也许,“狗肉不上桌”的观念,就是从隋唐时开始形成的。
羊肉古称羖肉、羝肉、羯肉,在南北朝时已比狗肉受到青睐了,养羊比养猪更受重视。

北齐朝,官方用羊来鼓励人口生育。《北史·邢邵传》记载,当时生两个男孩子就有奖励,可得到5头羊,即“生两男者,赏羊五口”一说。
先秦时期则常用狗、猪作人口生育奖品。《国语·越语》记载,越国为了鼓励人口繁殖,规定:“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在唐朝,羊肉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羊羹美酒”是当时文人的最爱,聚餐必选。
唐隋人吃羊肉与秦汉人吃狗肉一样,兴趣超浓,除因为羊肉本身味美外,与迷信羊肉有滋补功能不无关系。与狗肉相比,羊肉的御风寒效果确实明显,一碗羊肉汤下肚,浑身暖和。

隋唐人对羊肉的产地很在意。在唐朝,河西羊、河东羊、濮固羊、同州羊、康居大尾羊、蛮羊等,都是优秀羊种,其中最出名的是“同州羊”。
同州羊,又名苦泉羊、沙苑羊,同州羊肉好吃与牧草和饮用水源有关。同州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同州境内“在县西北三十里许原下,其水咸苦,羊饮之,肥而美。今于泉侧置羊牧,故俗谚云:‘苦泉羊,洛水浆’。”

这里的泉水含有矿物质,羊吃这里的草,饮这里的水,肉质自然非常好,一直今天代,同州羊肉都是上上品。
但甘肃人、宁夏人可能不同意这说法,甘肃、宁夏的手抓羊肉吃过都说好,不比陕西羊肉好?
隋唐人吃羊肉,也不是什么季节都吃,分时节的,像现在的冬天,是吃羊肉的最佳时间。热天一般不宜吃羊肉,《食疗本草》中称:“六月勿食羊,伤神。”但有的地方夏天流行吃羊肉,有吃伏羊的风俗。

即便在适宜吃羊肉的时节,古人对所吃羊肉也有讲究,羊肉品质分得很细。
《食疗本草》有这样说法:“河西羊最佳,河东羊亦好。若驱至南方,筋力自劳损,安能补益人?”南方羊肉除了淮南羊外,在隋唐人看来肉质都不好,吃了容易生病:“江浙羊都少味而发疾。”

隋唐人喜欢羊肉还反映在吃法上,丰富多彩,有名的做法有“羊肺羹”、“蒸羊头肉”等。
现代最受推崇的“羊肉泡馍”,便应是唐朝人吃出来的。其时,称羊肉泡馍为“羊羹”,当年已是陕西一道名吃。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诗中那句“秦烹唯羊羹”,说的就陕西羊肉泡馍。

羊肉汤固然可爱,但羊肉烧烤味更美。烤可以去掉膻味,所以羊肉烧烤一直流行。
同样是烤,狗肉就不太适合。《食疗本草》认为,狗肉“不可炙食,恐成消渴”原来,吃烤羊肉会生病——患上中医所说的“消渴症”。
正因这个原因,古今有“羊肉串”,而无“狗肉串”。

考古队挖开陕西一陵墓,证实墓主是新城公主,也证实了当年的传说
考古队挖开陕西一陵墓,证实墓主是新城公主,也证实了当年的传说。大家都知道,陕西是一个历史文化特别深厚的地方,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大人物曾经在那里居住过,就连李世民的家族都有在那里生活的迹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城公主的古墓就是在陕西发现的,新城公主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皇后最小的女儿,我们都说,第一个孩子和最小的孩子最有可能被大人所爱,所以新城公主是李世民21个女儿中最受欢迎的。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05:160000昨天是基因剪刀,六十年前诺贝尔化学奖是“同位素时钟”考古神器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点左右,2020诺贝尔化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艾曼纽·卡彭特(Emmanuelle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A.Doudna),以表彰她们对“基因编辑”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41:300000“双师”教学团队,助力高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
作者:曲新楠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高素质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现象逐渐暴露,高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以下简称文保专业)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国内约3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艺术类职业院校14所。专业方向多为针对可移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高职院校文保专业师资队伍现状校内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25:450000李晓东 | 学问之道:前扶后携 砥砺前行
今夏非常荣幸地得到了李晓东先生赠送的《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今秋又喜获彭蕾女士赠送她编写的《李晓东文物考古六十年纪念集》,不胜感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29:410000中国考古百年 | 一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典范巨著——《安阳》读后
巩家楠2021年,中国考古学迎来诞生100周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开始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发掘,中国考古学由此诞生。1926年,李济主持西阴村遗址发掘,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首次田野考古发掘,也奠定李济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的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14: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