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子孙死后罕见同穴,为何?墓在四川绵竹,死前表现令人敬佩
三国诸葛瞻墓及祠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前面说过诸葛亮墓(见《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等相关文章)。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河两岸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

那么,他的儿子诸葛瞻墓在哪里?并不和诸葛亮墓在一起,在今四川绵竹境内。
从诸葛瞻其人说起。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征武功时,给兄长诸葛瑾写过一封,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可以知道,诸葛瞻出生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其时诸葛亮已经47岁。

与父亲的草根出身不同,诸葛瞻一出生就是官二代。延熙六年(公元243年),17岁的诸葛瞻当了后主刘禅的驸马爷,娶后主女儿为妻,被授“骑都尉”,次年,又担任羽林中郎将。
诸葛瞻很有才,“工书画,强识念”,但更多是蜀国人把对诸葛亮的热爱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当年蜀汉一出台好的政令,老百姓都会都传是诸葛蟾提出的,所以陈寿《三国志》中称:“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但诸葛瞻在蜀汉后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拥有实权的诸葛瞻,一定程度影响了蜀汉的政局。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曹魏征西将军邓艾(相关文章见《三国魏将邓艾被杀后葬四川,传覆土时现诡异天象,如今成当地一景》一文)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诸葛瞻率军前往迎击。到达涪县后,因失利只得退守绵竹。
在绵竹,魏蜀进行了最后的决战——绵竹之战。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蜀汉这边,诸葛瞻之子诸葛尚、黄权之子黄祟、张飞孙子张遵、李恢侄子李球等名将之后悉数参战。曹魏那边,邓艾也让儿子邓忠领军上阵。

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知道这是一场恶战,非常重视,让邓忠从右路包抄,又派遣心腹师纂从左路包抄,但均被诸葛瞻打退。邓艾为此大怒,称如果再战不胜,要将邓忠和师纂斩首。
邓忠和师纂再次出阵,决心死战,而蜀汉将士也发誓死守到底。
据《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卷二十八),邓艾最终击败诸葛瞻,诸葛瞻被斩杀,张遵等蜀汉将领皆战死。
诸葛瞻为蜀国捐躯,其战时表现令人敬佩,也让人唏嘘。当时,邓艾派人来劝降,答应上表封他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了邓艾使者,身先士卒,冲入阵地,成为邓艾的箭靶子。

蜀汉绵竹战败的后果非常糟糕,改写了三国史!直接导致诸葛瞻的老丈人、后主刘禅投降,魏国完成灭蜀计划,蜀汉就此灭亡。
事后史家分析,有的认为蜀汉亡于宦官黄皓之手,他后期”窃弄机柄“。这固然有道理,但如果诸葛瞻对蜀汉的灭亡要负责,他犯了战略性错误。到达涪县后,诸葛瞻犹豫不决,盘桓不前,没有快速抢占要地,造成邓艾军队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
而当时随征的尚书郎黄崇,曾多次劝诸葛瞻迅速抢占险要地势,阻击邓艾,不要让魏军深入复地,可诸葛瞻没有采纳黄崇建议,黄崇为此难过死了。《三国志·蜀书·黄权传》(卷四十三)原话是这样说的:“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如果诸葛瞻采纳了黄崇建议,如果绵竹之战赢了,三国史当是另一种写法!

《三国志》作者陈寿便认为诸葛瞻有责任,称他“无能匡矫”。
绵竹战败后,战死的诸葛瞻就地埋葬,遂今天的绵竹诸葛瞻墓。
诸葛瞻墓一般称为诸葛瞻父子墓,也就是说,埋葬的还有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父子同穴是非常罕见的,这是为什么?
对于诸葛瞻父子的死,《三国志》上交代非常简略:诸葛瞻,“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而其子诸葛尚之死只有4个字:“与瞻俱没。”
诸葛瞻怎么死的?曹魏说是被斩杀,而明人罗贯中《三国演义》是自刎。称诸葛瞻中箭受伤落马后,”遂拔剑自刎而死“。当时其子诸葛尚看到父亲死了,”勃然大怒,遂披挂上马“。

张遵劝阻他不要贸然出战,诸葛尚说了这说的话:“吾父子祖孙,荷国厚恩,今父既死于敌,我何用生为!”结果,死于阵中,时年仅19岁。
《三国演义》称:”邓艾怜其忠,将父子合葬。“诸葛瞻父子同穴就是这以来的。
现在诸葛瞻父子墓、祠是四川境内重要的三国遗迹,有完整的墓园,园内绿树掩映,乃幽静处。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墓两侧有两棵古松,似在守墓,护卫忠魂。

诸葛瞻父子墓不小,周长30米,封土高3米。高大的墓碑上刻有:“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此碑立于清康熙六十一年绵,由时绵竹邑令陆箕操办的。
在诸葛瞻父子墓前面,有“双忠祠”,前殿祀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一门三忠烈。
这是清朝时的建筑,以前没有。

在双忠祠前,还有傅子仁、糜芳、郝普三蜀汉叛将的石跪像,这是1985年在绵竹关帝庙前挖出来的,放于此处。
要提醒的是,大家现在看到的双忠祠,都是重新修复的。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双忠祠严重损毁,建于清乾隆三年的启圣殿和建于道光七年的拜殿均遭破坏,仅启圣殿有两方照壁比较完好。后由江苏对口援建,安排常熟市援建工程负责修复。

早读·日课||No.3
论语(钱穆新解)学而篇第一(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好义。令,善义。务求巧言令色以悦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故曰“鲜矣仁”。鲜,少义,难得义。不曰“仁鲜矣”,而曰“鲜矣仁”,语涵慨叹。或本作“鲜矣有仁”,义亦同。白话试译先生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四)0000河北发现苏麻喇姑墓,进到墓室后,却揭露了康熙的“百年谎言”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统治期间也被人们称作“康乾盛世”,在历史上被誉为杰出的明君。不过,近年来人们在河北发现了一座古墓,证实了历史上有一个被称为苏麻喇姑的女性。我要新鲜事2023-06-18 18:52:220001毒龙:美国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1.3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的美国,曾生活过许多恐龙,目前已出土了148种,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毒龙,它体长达8米,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毒龙基本资料毒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8米,与杂肋龙、原栉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36亿年-1.3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毒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06:030000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始奔龙 奔跑速度极快(身长仅1米)
始奔龙是一种原始鸟臀目的恐龙,诞生于三叠纪晚期,也就是大约2亿1000万年前,和其他的三叠纪鸟臀目化石不同的是,始奔龙的化石是目前最为完整的,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最早的鸟臀目恐龙的一种,因此身形也非常的瘦小,体长只有短短的1米而已。始奔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32:120001陕西县城唐代太子墓被盗 却出土一个陶俑 揭秘唐朝贵族娱乐生活
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24:3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