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农民挖到古墓 给乡亲巨额封口费仍被出卖 现文物禁止展出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8:301阅
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藏,它们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但是文物的保存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古往今来,盗墓者都忙着挖墓,通过挖墓获取利益,这也导致文物的大量流失。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帮助,通过考古工作,可以找到古墓的位置,挖掘出未知的文物,使埋藏在地下的历史再次浮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展眼界。

有些人不理解考古专家的工作,认为是“官盗”,实际上考古专家只是想要对墓地进行保护,尽可能减少文物的破坏。例如在河南发现的“郑公大墓”,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古墓,其中保存了数百件青铜器和其他文物。这批文物是郑国王室的祭祀重器,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在发现后,专家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文物进行了保护,这些宝藏现在被保存在博物馆中,供人们观赏。

文物的流失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河南省曾经收藏了第一批“镇馆之宝”,其中包括了一件被誉为“莲鹤方壶”的国宝。但在抗战期间,这些宝物差点被日本鬼子抢走,幸好经过多方转运,这些文物得以保存。但是,国共内战后,为了避免文物落入敌人手中,一些文物被运往台湾。其中,莲鹤方壶就被带到了台湾,并成为国家禁止展出的文物之一。国务院根据莲鹤方壶制作了几件小巧的纺织品,作为国家指定的外交礼物。

维护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加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是保护文物的重要途径。只有大家都认识到文物的珍贵和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意外发现一古籍,记述中国帝王见王母娘娘经过,专家竟称真的
最早打通“丝绸之路”的人是谁?本文作者倪方六“一带一路,昂扬在途”,我在走上丝绸之路后就有一个疑问:丝绸之路是谁最早走出来的?张骞吗?查了史料后发现,另有他人。“三皇五帝”毕竟是中华人文始祖,颛顼、大禹去西域的史迹,有待进一步考证。况且那时尚没有“中国”概念,这些故事更多见于秦汉史籍,应该是时人对三皇五帝时代的一种想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100000白垩纪的海洋掠食者,矛齿鱼(身长1.5米以鲨鱼为食)
泥盆纪(3.5-4.5亿年)是地球鱼类的时代,出现许多大型凶猛的鱼类,比如恐鱼、爪齿鱼等。进入白垩纪(6600万年-1.45亿年),鱼类的体型逐渐减少,但凶性不变,其中代表鱼类为矛齿鱼,它是白垩纪的海洋掠食者,鲨鱼都是它的食物。一、白垩纪的海洋掠食者,矛齿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1:23:170001巨体龙:印度超巨型恐龙(股骨长2米/被质疑是树木化石)
巨体龙目前算是恐龙中的无效种,它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出土之后就一直无法确定种属,最初被认为是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但是等到1995年时又被认为可能是蜥脚亚目中的巨龙类恐龙,最终由于化石过少,甚至有人认为这些骨骼实际上可能是硅化树木化石。巨体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17:5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盂鼎
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为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相传清道光初年和小盂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礼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7: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