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龙:北美大型植食恐龙(喜欢群居/一群包含13万只)
慈母龙是一种鸟臀目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主要以蕨类和植物叶子为食,体长可达9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具有非常独特的群居特性,甚至连巢穴都是群筑的,其中埋藏了不少的幼年恐龙和蛋化石,所以便因此得名“慈母”,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脑袋长的像鸭子。
慈母龙的体型

慈母龙作为大型恐龙,普遍体长就达到勒9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之中排到了187位,大小类似现代的两只非洲象,体型与文雅龙、气腔龙和非洲猎龙等都非常相似,不过发现的未成年个体化石只能达到30厘米左右,而长尾巴就占到了一半的长度。
慈母龙的外形特征

慈母龙的嘴巴非常像鸭子,比较扁平且宽阔,但是它是有牙齿的,不过只有嘴巴的两侧长牙,前肢会比后肢明显短且瘦弱不少,但是它们和禽龙类相似,平时都是使用四足进行行走,而在跑步的时候则大多只使用后腿,由于小腿骨很长,所以奔跑速度也非常快。慈母龙的眼睛位于脑袋的前方,头顶还长有尖锐的头冠,等到繁殖的季节时就会用来争斗。
慈母龙的生活习性

慈母龙大多喜欢群居生活,就连繁殖和孵化的时候也会在一起,但是每个恐龙的窝都是自己筑的,大多是成年慈母龙在地面上挖的坑,之后再找来各种有韧性且柔软的植物根茎来进行填充,科学家推测它们大多会在巢穴中生下至少18枚蛋,而雌性慈母龙会负责孵化,而雄性则大多会站在巢穴旁看护它们,母亲要去觅食时也会交给父亲暂时看管,等到小恐龙出生之后就会加入到大恐龙群中。
慈母龙的化石发现

慈母龙的名字来源其实就是因为在美国出土的第一批化石中发现了多达15具未成年个体化石,大多只有一个月大,而科学家推测当时这个群体可能多达13万五千只恐龙,这些幼年恐龙的牙齿全部都有磨损,而在巢穴的附近也都分布着照料的痕迹,这意味着父母都是将食物带回来给它们吃,会像现代鸟类一样照顾自己的小孩,而这与现代爬行动物的繁殖特性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它们都习惯于产卵后不管不顾,这也使得科学家非常惊讶,并在1978年将其取名为慈母龙。
凌家滩,五千年前的宗教圣地
2月20号晚,2022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总共327枚奖牌各有归属。而这些奖牌背面的设计灵感正是距今5000多年的凌家滩文化中的玉双联璧。这份穿越古今的超级链接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26:430000士兵盗挖出3件神秘古物,一木匣上压八卦石,到底啥宝?无人能识
泰山盗宝挖出本文作者倪方六历代帝王泰山祭天埋下了多少宝物?这事谁也说不清,但民国时军阀马鸿逵从中盗挖出了多少宝物,还是可以说出大概的。马鸿逵让士兵试着挖了几天后,并未挖出什么,但他不死心,派了一个团去,继续挖。果然宝物出现了,挖到了3件神秘古物……图: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以修烈士纪念碑的名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9:480000北京警方逮着一公交上行窃小偷,交代才知是窃走国宝大盗
小偷竟然是文物大盗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河南山里一户人家秘藏皇帝御赐镇宅“鬼画”被盗的事情。怪的是,这画没有几人知道藏在哪,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鬼画”是皇帝御赐的《钟馗捉鬼图》,知道家里的镇宅之宝不见后,这户宛姓人家赶紧去派出所报案。立案后查了很多村邻、族人,始终没有发现破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7:510000致敬中国考古的领路人和掌舵者——人物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发布
2022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成为近年来我国海洋考古、城市考古重大收获。在温州考古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一个考古巨擘的身影……他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几乎以一己之力,让中国考古矗立于世界之巅,他就是夏鼐。(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推广曲《追梦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2:3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