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雷雨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郊,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流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祭祀区考古发掘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实施内容之一。

从2020年3月启动发掘至今,共计发掘面积1202平方米,发现“祭祀坑”6座、灰坑78座、灰沟55条、柱洞341个、房址4座、墓葬2座,初步摸清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布局。

本项目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工作理念,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代表的国内39家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以及科技公司,共同开展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和多学科研究等工作。
遗迹与遗物
发掘表明,祭祀区位于三星堆城墙外侧并与之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方形。目前在祭祀区内发现8座长方形“祭祀坑”(含1986年发掘的K1和K2)、2座矩形沟槽、1座大型建筑等与祭祀活动有关的遗存。

6座“祭祀坑”均直接开口于唐宋时期地层下,其中K6打破K7。结合上述层位关系、出土器物以及碳十四测年结果初步判断,K3、K4、K7和K8的年代为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大致相当于晚商殷墟四期,K5和K6年代稍晚。



6座“祭祀坑”的平面近长方形,面积最大的将近20平方米,面积最小者仅3.5平方米。“祭祀坑”的方向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各坑上部均有厚薄不同的填土,堆积状况各有不同。K5和K6的埋藏堆积相对简单,在填土之下只有一层埋藏文物,其他坑的埋藏文物为象牙层和铜器、玉器等器物层,K3、K4和K8在填土和象牙之间另有灰烬堆积。






6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12000余件(近完整器超过2300件),其中铜器1000余件、金器520余件、玉器53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50余根,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鸟形金箔饰、铜顶尊跪坐人像、铜扭头跪坐人像、铜立人像、铜人头像、铜面具、铜尊、铜罍、铜“神坛”、铜龙、玉璋、玉戈、玉凿、神树纹玉琮、玉器座、玉刀、石戈、陶矮领瓮、陶尖底盏、丝织品残痕、象牙雕、海贝等,部分文物的造型和纹饰前所未见。
收获与认识
本次对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意义重大而深远,主要包括:
第一,新发现的前所未见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深化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场景和祭祀体系研究,弥补以往这方面研究的缺陷和空白。


第二,进一步实证和阐释“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的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的若干新器物,如K3出土的顶尊跪坐铜人像和铜圆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丝织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进一步夯实了这一认识。
第三,运用“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新理念,本次考古发掘以及其中创新使用的现代化多功能保护平台、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平台、多功能考古发掘操作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不间断高清数字记录系统等,将对中国考古学、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等的发展造成积极深远的影响。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三星堆八个祭祀坑所反映的祭祀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7:47:370000鸠摩罗什:是他让佛的智慧在我们文化中扎根 只是一个翻译家吗
鸠摩罗什(Kumarajiva)不仅是一个翻译家,还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影响超出了一般的翻译家角色。作为一位佛教翻译家,为佛教经典的传播和理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佛的智慧得以在我国文化中扎根。鸠摩罗什于4世纪末出生在印度,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翻译家。精通梵文和巴利文,并在佛教思想和经典方面有深入的研究。鸠摩罗什于401年来到我国,成为北魏朝廷的官方翻译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21:010000这一座陵墓象征华夏龙脉 千年来无人敢盗墓 连考古专家也不敢动
古代帝王陵墓不仅体现了统治者专制的权力,还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起源,更被视为华夏子孙的“龙脉”与号召。每座帝陵都蕴含着这样的文化内涵,其中的陪葬品往往与之同等重要。然而,这些陪葬品之丰富却也诱发了盗墓行业的兴起,为了获取陪葬品人们不惜违背伦理,盗开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59:300000冠长鼻龙:北美小型植食恐龙(体长4.5米/鼻骨突出)
冠长鼻龙是一种鸭嘴龙亚科恐龙,体长仅仅只有4.5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鼻子非常大且突出,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发现的,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科学家曾经怀疑过它的有效性,质疑它可能是原栉龙的未成年形态或者是原禽龙类恐龙。冠长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00:540000山东高速发现古墓 墓葬主人身份高贵(唐三彩陪葬)
山东古墓里的墓主人用唐三彩做陪葬品。在山东省济南市的樊家村,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却意外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群。考古队得知消息以后,立马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小半年的清理,让专家感到失望的是,这些古墓大部分都属于平民墓葬,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唯一的收获是几件陶器和若干顺治通宝铜钱。唐三彩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28:3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