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5

俞志元:学术论文写作入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9:530

作者简介:俞志元,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益慈善事业、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创新教育、政治社会学等。在《社会学研究》、Voluntas、Social Force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著有《社会组织的资金获取和行动策略》。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社会企业发展与社会创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和有效性研究”(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主持上海市民政局《上海社区志愿服务调研总报告2012—2013》的科研项目,获得上海市民政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从2013年起担任复旦书院导师时,就开始关注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当时我了解到很多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便组织了一个关于学术写作的读书小组,同学们的反响很不错。2016年,我参与了复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的关于学术写作的调研和相关培训讲座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术写作问题对本科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是比较大的挑战。调研数据显示,80%的同学听说过学术写作概念,但69%的学生不太了解具体的写作要求和规范。学生们在学术写作方面的困难可以概括为五点: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查找资料,不知道如何论述观点,不知道学术写作的规范,不知道老师的论文评分要求。

调研中,我们也访谈了多位通识课的授课教授。这些老师表示,对于通识课程A类论文的期望是:第一,论文需要有观点有想法;第二,观点要有证据支持,而且证据充分;第三,论证过程严谨,逻辑清晰;第四,论文要有翔实的资料,语言流畅。大学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应该接受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培训,这可以帮助学生从高中语文的写作过渡到大学的学术写作。

针对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这些普遍的问题和困难,我将介绍以下问题:什么是学术写作?如何进行选题?如何表达观点?如何进行观点的论证?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每个部分需要注意些什么?读书笔记是在大学阶段老师常常会要求学生写的一种文体,那么如何撰写读书笔记?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输入就是我们的阅读。我们只有输入多了,学会了批判阅读,才会写出好的论文,所以会读才会写。那么什么是批判性阅读?如何训练学术性阅读的能力?

一、什么是学术写作

学术写作是什么?学术写作是一种致力于表达观点,并对观点进行清晰地、有逻辑性地论证的写作体裁。学术写作就像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场学术对话,会就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学术共同体。作者需要在论文中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让读者能够接受,这就是学术论文的核心。

学术论文和其他的写作体裁不同的特点是它具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和文献的引用。我们先来看参考文献。为什么参考文献对于学术论文来说非常重要?学术写作的目的之一是构建学术共同体,你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来表达观点,推动对学术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学术知识的积累,所以你的参考文献对读者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任何一个你的同行如果想更多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可以通过你的参考文献了解。而且参考文献是一个证明,证明了你已经读过了这些人的作品,你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做的研究,这也证明你是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

参考文献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最重要的有三种APA、MLA和Chicago Style。这三种参考文献格式代表的是不同的学科和期刊论文对参考文献的不同的要求,但是参考文献的核心信息无外乎是:作者是谁,发表在哪一本期刊,期刊论文的名称,第几期,第几页,或者是书名,哪一年发表,出版社信息等。

学术写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引用。引用指的是在论文中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然后用夹注或脚注注明出处,并在参考文献中把详细的作者和文献的信息列出。为什么引用对于学术写作很重要?因为引用证明了你已经读过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你的研究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而所谓的抄袭,就是不正当的引用,即没有标注出所引用的观点或资料的来源出处,让读者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观点。不正当引用就变成了抄袭。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引用方式。

二、如何进行论证

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表达观点。如何表述观点,如何进行有逻辑、有说服力地论证,就成为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一个核心。

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中,作者提出了论证过程的五个要素:观点、理由、证据、承认和回应以及论据。(1)其中,观点、理由和证据是论证过程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观点是学术论文的核心,任何一篇论文都有一个核心的研究问题,观点就是对研究问题的答案。理由是来解释观点的,证据是来支持观点的。证据可以是数据、访谈、观察,或是案例等,也可以是间接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者别人的研究。

承认与回应指的是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提前预判读者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与质疑,并在论文中进行回应。例如,你觉得读者可能会质疑你的理由和观点不够相关,或者证据还不够充分,那么你在论文中针对读者潜在的质疑进行回应,这样会大大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论据指的是当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够关联时,你就需要提供一个论据,来加强观点和理由之间的关联性。比如,“我们快走吧,因为天要下雨了”,在这里,观点是“我们快走吧”,理由是“天要下雨了”。但是如果说“我们快走吧,因为2 2等于4”,这个理由就是完全不相关的。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是当你在论证过程中,很有可能读者会质疑你的观点和理由之间的关联性,认为你的理由无法支持你的观点。这时你就需要提供一个论据,巩固观点和理由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使得论证过程更加充分,更加有逻辑性。

我们看一篇文章,借此来了解论证过程,了解什么是观点,什么是理由,什么是回应。

电视暴力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因为暴露在大量的电视暴力下的儿童倾向于接受他们所看到的价值观。不断地暴露在暴力的影响下,将使他们无法分辨虚幻与真实。Smith(1999)发现一天观看超过3小时的电视暴力节目的5—9岁的儿童,比起其他小孩有高出25%的几率认为他们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当然倾向于观看大量的暴力性的节目的儿童可能已具暴力的价值观,但是Jones(1989)发现不论儿童有无暴力倾向,他们都易被具有暴力性的电视节目吸引。(2)

作者提出的观点是“电视暴力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为什么呢?因为“暴露在大量的电视暴力下的儿童倾向于接受他们所看到的价值观”,这就是一个理由。这个理由是支持观点的,为了加强理由,作者又提出一个进一步的理由,即“不断地暴露在暴力的影响下,他们将无法分辨虚幻与真实”。接下来作者提供了一个证据,即“Smith(1997)发现一天观看超过三小时的电视暴力节目的5—9岁的儿童,比起其他小孩,有高出25%的几率认为他们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个证据引自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用来支持文章的理由是很有说服力的。

到这里,其实作者已经完成了包括观点、理由和证据的论证过程。这位作者考虑得比较细致,他预料到读者可能会有质疑,质疑什么呢?作者预测读者可能会有疑问:“当然,倾向于观看大量的暴力性的节目的儿童,可能已具备暴力的价值观了”,即存在一种选择性的偏差,观看大量电视暴力节目的儿童,他们已经具有暴力的价值观了,所以他们才会看。那么作者是怎么回应的呢?他引用一项研究成果来进行回应。他指出,“Jones(1989)的研究发现不论儿童有无暴力倾向,他们都易被具有暴力性的电视节目所吸引”。这个回应是由一个证据来支持,所以有说服力。由此可见,所谓的承认与回应,就是在你写作时,你会想象读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来对你的论证进行质疑。当你做出很有说服力的回应,其实也大大地加强了你的论文的可信度。

论据是什么?论据指的是观点和理由之间的关联性。关联性也是常常容易受到质疑的。如果读者质疑你的观点和理由不相关,那么你就需要一个论据,来加强观点和理由之间的关联性。一般来说,我们会先指出一个一般性原则,如果读者能接受这个一般性原则,那么在这篇论文的特殊的情况下,也能采用这个一般性原则进行解释,这样我的理由也能支持我的观点。在关于电视暴力的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曾经观看大量电视暴力节目的小孩,长大成人后倾向于认为暴力在日常生活中是合理的;理由是当他们是儿童时,就倾向于接受他们所看到的暴力的价值观。然而读者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说儿童时接受暴力的价值观,成年后就必然会接受暴力在日常生活中是合理的呢?我看不出观点与理由之间的相关性。当读者质疑这一点时,如何加强证据和理由之间的关联性?一个策略就是提出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即“如果儿童时期接受特定的价值观,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就会把反映出他们价值观的行为视为正常”。这个一般性原则读者能很容易接受。同理,当儿童时接受了暴力的价值观,成年后就会认为暴力价值观是合理的。所以在这篇论文中,儿童时接触暴力价值观和成年时就会接受暴力价值观,同样适用。一般性的原则会帮助你建立理由和观点之间的相关性。

以上五个要素就是如何进行论证的五大要素,一般的论文都能找到观点、理由和证据。而论据和回应则是看情况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论证过程中可能会找到。

三、论文选题

学生们在撰写论文时,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题。我们在之前的调研中,发现如何选题是学生们普遍面临的大问题。那么如何选题,如何把自己宏大抽象的研究兴趣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问题呢?在《研究是一门艺术》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包含五个步骤的方法。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先确定一个比较宽泛的研究兴趣,并聚焦于一个研究主题。研究兴趣从哪里来?研究兴趣一般来自于感兴趣的事物,可以通过所关注的新闻媒体的报道,图书馆的书籍或线上资源,身边的人或事等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明确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后,就可以把它明确为某一个研究主题,例如生态环保、社会创新等。

第二步是把这个研究主题继续细化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注意,你提出的研究问题一定是一个带问号的问题。研究问题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描述性的问题,包括是谁、是什么、何时、何地的问题,第二大类叫解释性的问题,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这两类问题是互相相关的,当你不了解事实是什么的时候,其实也很难提出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一般研究性的论文,我们会更希望学生能提出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首先对事实深入的了解,然后经过思考,再产生问题。

第三步很重要,即有了研究问题后,一定要问自己,这个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研究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对于读者来说,他是通过了解你的研究问题的意义来判断是否需要阅读你的论文以及是否对他有价值。所以你一定要明确你的论文的重要性。此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包括它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还有它的理论意义。社会意义指的是回答这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并产生社会价值。理论意义指的是解决这个研究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理论的发展。

第四步是将研究问题上升到研究难题。所谓研究难题指的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的难题。一般来说我们的研究问题来自生活实践或理论阅读,在实践或理论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但是我们还需要把所提出的具体的问题和一个理论上公认的具有普遍性的难题相结合。也就是说,通过分析解答具体的研究问题,可以推进我们对这个领域的某个理论难题的攻关。一旦建立了这样的纽带,就凸显了研究意义和价值。

将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理论难题搭上关系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一大二学生的学术积累还不够,还不太清楚学术界在关注什么问题。但这对于本科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很是重要。

那么如何寻找到一个研究难题?研究难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在文献阅读中去寻找理论界在讨论的理论难题,也可以通过和导师以及有经验的学者的交流来获取灵感。还可以通过在自己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的不足或者缺陷来寻找理论难题。一般来说以往研究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是帮助你找到理论难题的一个契机。所以我们要注意对学术的长期积累,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形成自己对本学科的理解和判断。

确定研究难题后,第五步就是查找数据的来源。学术写作的数据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资料叫做初级原始资料,对于社科类的研究来说,我们自己做的调查问卷数据、实验数据,以及访谈、参与式观察、案例等定性数据都是原始资料。人文学科的原始数据包括文学原典、历史文本或档案等。不同的学科,原始资料的类型会根据学科特点而有所不同。第二类资料叫做二级资料,二级资料就是以初级原始资料为基础的研究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三级资料指的是一些文献综述性质的论文,这类论文是以二级资料为主,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评论,读者能较快地全面地了解某个研究领域。学生写论文时,在选题阶段看一些综述性的文章是比较有帮助的。

四、论文起草的注意点

在讲述了学术论文的特点,论证五大要素以及如何选题后,以下介绍在具体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术论文的本质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就某一个学术议题的交流。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的写作过程和读者的阅读过程是不一样的。作为读者,你看别人的文章时,一般先看什么内容呢?你很可能想先看这个作者关注的是什么研究问题,以及这个研究问题是否很重要或者很吸引你,这会决定你有没有必要继续阅读下去。继续阅读后,你可能很希望在一开始的引言部分,就大致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再继续阅读作者是如何通过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得出观点的。在每一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希望在每一段的段首或是段尾先看到这一段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判断是否必要仔细阅读这一段或者是大致浏览即可。

我们阅读的逻辑和我们写作的逻辑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要不断修改论文,把观点放在最前面。在论文的开篇,就要呈现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主要观点。在每一段落中,每一段的段首也要提出观点,并在段尾总结。请记住,写作过程中,要心怀读者,要从读者是如何阅读的视角来呈现论文。

社科类的学术论文从论文结构上看,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和讨论,以及参考文献等。我们来具体看看每一部分的写作要点。

第一,标题。标题一般是读者最先看到,但是作者最后写的。为什么呢?因为标题需要和整篇文章的观点一起结合起来。标题一般选用论文的核心关键词,而且通过标题能帮助读者了解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主题和大致的观点。

第二,摘要。一般读者最先读的就是论文的标题和摘要,论文的摘要就相当于电影的预告片,它的目的相当于广告,即吸引读者来看这篇论文。所以摘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摘要,读者会判断这篇摘要是否吸引人。写作摘要时,需要包括的内容是,文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样的研究发现?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研究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第三,导言。导言和摘要的作用一样,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般也是最后写的。对于读者而言,如果他看了摘要后,觉得还不错,就开始看正文。导言是正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但如果读者看了前面的几段,觉得对自己没有价值,就可能不再继续看了,放弃阅读全文。所以导言部分一定要保持读者的注意力,告诉读者你要研究的是个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价值有多大,以及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即对研究问题的回答)是什么。

第四,研究方法和数据。这部分相对比较好写,因为它主要描述了你做了什么样的研究,采集了些什么样的数据,用什么方式来采集数据,核心变量是如何测量的等内容。

第五,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部分主要是把研究结果清楚地展示出来,并提出观点。其中数据的展示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数据是定量的数据,你会用很多图和表来展示数据,并需要把图和表的内容用文字展示清楚。文章中的每张图和表都需要有标题。在正文部分,如果提到了其中的某个图或表中的内容,则需要用“表1显示了……”,或“如图1所示……”这样的文字来表述。

第六,结论。结论部分的重点是重复观点,因为你的观点已经在数据分析部分提出了,在结论部分需要重申一下。整篇论文中,你可能已经在引言部分提出了观点,在数据分析中提出了观点,还需要在结论部分重申观点,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述同样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加强观点。同时,还需要在结论部分重申研究的意义。在论文的开篇导言部分,你提到了研究的意义,那么在结论部分也需要回应这个研究意义。另外,你还可以呼吁更多的研究,因为你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有更新的方法、更多的视角等来不断完善这个领域的研究。

此外,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术规范,学术规范的重点就是避免抄袭。什么叫抄袭?在学术写作中,我们鼓励作者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引用别人的资料,但是要学会正当的引用。抄袭就是引用了别人的观点,但是没有明确的注明出处。例如,当你在学术论文中引用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具体的文字或者数据等,但是没有注明,让读者看上去以为是你自己的观点、数据和想法,这种情况就叫抄袭。那么如何避免抄袭?避免抄袭的方法就是要学会正当的引用。所谓正当的引用就是用转述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把别人的观点再说一遍,并注明出处。

五、读书报告的撰写

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中,授课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以下我将简要讲解如何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读书笔记的写作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首先,要总结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次,阐述作者是如何论证他的观点的,做了什么样的研究,搜集了什么方面的数据,有哪些证据来支持他的观点。这两点都是基于对该篇论文或书的总结。再次就是写自己的评论。怎样做评论?评论也是有方法的,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论:可以评论作者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目标,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还是比较困难?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不是有说服力?可以从作者的观点、理由或证据来评论是不是具有说服力。特别是作者的证据,有没有需要质疑之处?还可以从这篇文章有没有带来启发、帮助思考、引发新的思考等角度来评论。

六、观点表达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这一问题,很多同学是不太清楚的。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为了表达观点,所以一般论文中都有一个观点表达句(thesis statement)。观点表达句是总结文章核心观点的句子,一般放在一段话的最后,或者导言部分的末尾处。观点表达句有几个作用,一是可以聚焦写作目标,帮助作者在写作时专注自己的写作目标,有利于条理清晰地写作。二是有利于读者阅读,它能让读者对文章的观点有所预期,更方便阅读。

举个例子。

双语儿童

在美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学生进入到公立学校,但是他们的英文水平不够流利,这些学生往往是在家庭中使用非英语语言进行交流,例如西班牙语、越南语、韩语、阿拉伯语等。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不够,所以有一些学生需要重读一年级。鉴于这种情况,双语项目开始在公立学校普及起来,学生被迫要求加入这些项目,他们的作业被翻译成他们的母语。但是和双语教育倡导者的期望相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双语教育反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复杂,延缓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进程。(3)

在这一段关于美国双语教育的文字中,我们知道作者要研究的是双语教育这个主题,一开始作者介绍了双语教育是如何被引入到美国学校的这一背景。在该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指明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即双语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是负面的,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更加混乱。这句话就是观点表达句。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学会抓住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我们要首先学会找到别人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

很多同学困惑: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观点的提出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只有对某个议题非常了解,才能提出观点。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大一大二学生在学术写作中,主要训练的是阅读文献后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并且有思考,才有可能提出观点。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炼想法、形成观点的能力。

七、批判性阅读

阅读非常重要,写作是输出,阅读就是输入,没有大量的阅读,不会有很好的想法,写作技能也不会有很大的提升。在阅读中,我们提倡“积极阅读”,即在阅读中有积极主动的思考。通过积极阅读,不仅能够提炼出论文或书的主要观点,还能指出它的不足、遗漏点、局限、空白点等。

那么在阅读学术论文时,如何读重点?在《会读才会写》一书中(4),作者指出,在前言部分,我们要看的是作者要做什么,他们要研究什么问题,要做什么样的研究,然后得出什么样的观点。

在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我们要看的是如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存在哪些不同的理论流派?如何进行归类?比较高级的文献综述中还需要对文献内容进行评论,即指出文献的不足、局限、空白和问题在哪里,这些不足之处就是你要做的研究的贡献之处。

在研究的结果部分,重点要抓住作者研究结果是什么,他的发现是什么。在最后的讨论和总结部分,讨论的内容是围绕作者对前面文献综述中所提问题的回应,也就是说作者的发现和其他人的发现是观点一致,还是不一致。在最后的结论中你也要思考作者做了什么,他对自己研究问题的回答到底是什么,这个研究的意义是什么,还有哪些有待改进,有哪些是没有做的但很有价值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你在每一个部分要抓住的重点。《会读才会写》这本书里提出一些阅读工具,即所谓的“阅读密码”,就是阅读的时候要重点关注的是什么。例如,作者用这WTD(what they do)来表示你要读的是作者在前言中预告他们要做什么。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阅读密码,包括现有的文献综述是什么,以及作者的批评是什么,空白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未来的建议是什么等。当然你可以用这个密码,也可以不用,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密码。但是这本书的重点是告诉你,在阅读的时候,阅读的重点是什么。你要很清楚地知道你在读些什么。如果阅读之后,无法指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做了什么,那就是无效、低效的阅读。

比如《会读才会写》中举的例子,一篇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议题。

(1)青少年杀人这一社会问题近年来一直是青少年司法领域的研究焦点。(2)青少年杀人这一术语属于法律范畴,但据称它也有重要的科学涵义。(3)以前的研究中曾将青少年杀人犯作为临床范畴的概念,据此可将其与杀人犯以外的青少年暴力犯进行可信的区分。(4)本研究考察了33名被宣判或指控犯有杀人罪的青少年和38名犯有杀人罪以外的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已确定两组样本在家族史、早期发育、犯罪史、心理健康和武器拥有情况等变量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5)结果发现未犯杀人罪的样本组在以上许多方面更为明显。(6)有两个关键因素构成了杀人罪的样本组的重要特征:这一组青少年在犯罪时更容易获得枪支,并且更多的滥用毒品。(7)最后讨论了这一发现的意义。以及对风险管理和政策制定的启示。(5)

摘要中一共有七句话。第一、二、三句话介绍了青少年犯罪这个议题,也可以归纳为作者对现有文献的综述,这就是SPL(summary of previous literature)。第四句话作者指出,研究考察了33名被宣判或指控犯有杀人罪的青少年和38名犯有杀人罪以外的暴力犯罪的青少年,然后将两组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存在差异。这句话其实就是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第五和第六句话是研究结果和发现,即ROF(result of finding)。第七句话是讨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对风险管理和政策制定的启示。《会读才会写》举了很多如何阅读的例子,核心就是阅读时一定要积极地阅读,要注意提炼出所读材料的观点、理由、证据等核心要素。

最后推荐几本书,以供参考。

[美]史帝夫·华乐丝:《如何成为学术论文写作高手:针对华人作者的18周技能强化训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Anthony C. Winkler, Jo Ray McCuen-Metherell:《学术论文写作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美]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陈静、肖思汉译,高惠蓉、张瑜审校,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 [美]韦恩·C. 布斯、格雷戈里·G. 卡洛姆、约瑟夫·M. 威廉姆斯:《研究是一门艺术》,陈美霞、徐毕卿、许甘霖译,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2) 该案例选自《研究是一门艺术》,第111页。

(3) 该案例选自《学术论文写作手册》。参见Anthony C.Winkler, Jo Ray McCuen-Metherell:《学术论文写作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页。

(4) [美]菲利普·钟和顺:《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韩鹏译,周国文审校,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 该案例选自《会读才会写》,第23页。

来源:《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