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果龙:西班牙巨型食草恐龙(长18米/距今1.2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2:210阅
在恐龙世界中,因为植株茂盛,大型、巨型食草恐龙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比如腕龙、剑龙等,还有许多是我们所不知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阿拉果龙,它体长可达18米,是种巨型食草恐龙,生活在1.2亿年前的欧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阿拉果龙基本资料

阿拉果龙是一种欧洲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8米,有着长长的尾巴和长长的脖子,庞大的身体被四足支撑着。就体型而言,阿拉果龙跟拉布拉达龙、露丝娜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70位,生活在距今1.3亿-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
阿拉果龙化石

阿拉果龙化石发现于欧洲西班牙特鲁埃尔省阿拉贡自治区境内,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头骨和部分骨骸。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发现阿拉果龙是蜥脚下目大鼻龙类的一个属,生活于白垩纪(豪特里维阶至巴列姆阶)的欧洲,是种巨型食草恐龙。
阿拉果龙的形态习性

阿拉果龙是巨大、四足的草食性恐龙,食物为植物的嫩叶和根茎,为了维持体型和消耗,它一天大多时间都在吃!像其他蜥脚类动物一样,阿拉果龙具有长长的脖子,长长的强壮的尾巴,小的头和笨重的身体,体重可达28000公斤!
欧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欧洲发现了126种,在西班牙发现了12种,其中就包括阿拉果龙、图里亚龙、细长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
东大殿建筑之分析殿外表至为简朴,广七间,深四间,单檐四注顶,立在低而平的阶基上。柱头上有“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即出跳四层,其下两层为“华拱”,上两层为“昂”——斗拱。柱与柱之间,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殿前面居中五间均装版门,两“尽间”则装直棂窗。两山均砌雄厚山墙,唯最后一间开直棂窗,殿内后部的光线由此射入。檐柱柱首微侧向内,角柱增高,故所谓“侧脚”及“生起”均甚显著。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3:06:4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卡窑文化(卡约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在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卡窑应作卡约,为藏语地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其年代晚于齐家文化,约当公元前900~前600年间。过去有人把它归入寺洼文化,其实两者的地理分布及文化内涵均有明显的差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29:510001赵世瑜|旧史料与新解读: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界刮起了一股追求新史料之风,这在社会史研究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区域社会史或历史人类学研究对民间文献的重视,即新的研究旨趣或新的研究取向导致了对以往利用较少的史料文类的关注。0000雍正皇帝的避暑神器 制作工艺还是谜(象牙席子)
象牙席子在这个世界上只保存了3件。古代时期没有空调皇帝到了夏天也得想办法凉快点,当年雍正皇帝有一件避暑神器象牙席,如今他是烟台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件象牙席子通体光洁平整,纹理系密,长210厘米,宽132厘米,厚度仅仅0.3厘。它的主要材质就是象牙薄片,但具体的编织工艺早已经失传。据专家研究,这一块象牙凉席要用到上百头的大象,并且每一根象牙仅仅使用到1/10的精华部分。仅存三件我要新鲜事2023-11-12 19:57: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