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盗墓者最爱盗啥?一王级大墓最贵重随葬品被盗,透露古贼喜好
四川成都商业街大型船棺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00年,中国界考古界有一个罕见发现——
在四川成都市商业街58号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处战国早期多棺合葬土坑竖穴大墓,长方形坑长约30、宽约21米。

奇特一幕是,墓里有17口棺材,如果不是被破坏的话,棺材应在30口以上。这些棺材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组成,全是用上好的楠木,整木刳凿而成,被称为“船棺”。
这一发现,极其罕见!
还有罕见的是,此墓早期被神秘盗墓者光顾,最最贵重的随葬品不见了!
墓主是谁?为什么会有那么棺材?
从出土物来判断,墓地下葬时间约为战国早期。
17口棺木中,大型棺有4口,其中最大的一口长达18.8米,直径有1.4米。其他三口都在10米长以上,直径1.6-1.7米,带盖高约2米。

另外13口都是小型葬具,系殉人所用,有的专置随葬品。
这些棺两侧都有立柱,棺下有枕木。保存完好有7口,其中6口有棺盖。
这些棺材以坑近中部一根长13.65、宽0.9、高0.5米的大型条形方木为界,将墓坑分成前后两部分,大型棺主要放置在后半部。
虽然早期被盗,但在清理这些船棺时,仍出土了大量的重要器物。尤其珍贵的是,在两口并列放在大型棺中,出土许多漆器。
棺外则发掘出土了陶器、漆器、竹木器等重要文物数以百计,还有少量的铜器和作随葬明器使用的铜制巴蜀式兵器。


铜器有矛、戈、钺、斤、削刀、带钩及印章等。有的铜器上有刻划符号。
随葬器物中,还见有席、筐等竹编器。
出土的漆器非常漂亮,格外引人注目,不乏战国漆器中仅见精品,有耳杯、案、器座、梳子、瑟、编钟(磬)基座,以及大量的器构件等。这漆器均为木胎,黑漆底绘红彩,纹饰基本为走龙纹,或变形龙纹等,有的漆器上也有刻划符号。

这些漆器为墓葬断代提供了帮助。
考研人员通过与湖北江陵战国中晚期楚墓所出土的漆器,和湖北当阳春秋晚期楚墓的漆器对比后发现,风格相近。许多漆器上绘于方格内的龙纹,与中原地区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漆器上的差不多。
据此推断,船棺墓葬年代大约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这些当年的高档漆器,也显示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
引起考古人员注意的是,漆器中发现了编钟架子残件,还有敲击编钟的木槌。
大墓陪葬有大型乐器编钟?肯定有。那这些编钟为什么不见了?这要问汉朝的盗墓者了。从遗迹判断,这处大墓是在汉朝时被盗墓者光顾的,盗墓者身份不明!
编钟在随葬品中,可以说是最最贵重之物,所谓“钟鼎之器”,钟在鼎前面,不是一般人墓葬可以有的。



编钟有这好?当然。
编钟是古代中国人独创大型打击乐器,由大小不等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于架上。奏乐使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木棒分别敲打,便能发现不同的旋律,奏出美妙的乐曲。
从考古发现来看,编钟在西周时已兴起,一直流行到秦汉,在春秋战国时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会有这种乐器出土。
为什么?
一套青铜编钟,不要说铸造之难,工艺之复杂了,就是铜料用量也十分惊人。如1978年从时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套编钟,由65只编钟,重量超过5000斤。那边大的东西一般人家连放的地方都没有,演奏时还要专业的女艺人击打,一般贵族根本无力消费。曾侯乙是曾国国君,他才有这能力消费!

古代盗墓者对含“金”的东西——金钱、金属一类最有兴趣,这些才是他们眼里的“宝物”。今天视为重要文物的陶器、漆器什么的,对古代盗墓者来说意思不大,无吸引力,所以早期被盗墓里仍能出土很多这方面的文物(相关文章见《过去盗墓潜规则:不挖三种墓,挖了不能做三样事》)。
盗掘成都船棺墓的盗墓者不应该是一人,而是一伙。从被破坏严重的情况看,也许他们当年如现代考古一样,是公开挖的。当发现有贵重编钟时,那伙盗墓者肯定眼里放光,毫不迟疑地将之弄走——也许他们就是冲着挖编钟盗墓的!

或许有网友会问,盗墓喜欢金钱很好理解,喜欢金属器物,如盗编钟干什么?告诉你,可不是自己敲着玩雅兴的,一般会砸毁熔化掉,重新铸器。考古出土的秦汉青铜器,有一些原料就是商周铜器回炉的。
如果一座古墓有青铜器出土,都是贵族墓;如果古墓里一套钟鼎,那墓主只能是贵族中的贵族。
那么,成都这座船棺墓主人会是谁?
被盗的编钟已泄露了他的身份——古蜀王。在当时的成都地面上,如此高级的葬具,如此奢华的编钟当随葬品,别的墓主做不到啊!

在中国西南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墓葬中,目前出土编钟的凤毛麟角。
据考古报告,仅重庆市涪陵小田溪战国巴王墓中出土过一套。这套编钟的发现很有意思,是1972年4月,当地人挖土制砖时挖出来的,由此发现了小田溪巴王墓群
由出土器物和墓葬年代,结合古蜀国历史,考古报告认为,成都市商业街发现的大型船棺葬是古蜀国开明王朝王族墓,极可能是蜀王本人的家族墓。
这一推测是有道理的,且合理!

附,【古蜀国】
古蜀国由鱼凫氏部头领杜宇,于约公元前1025年始立国称王,到最后一位开凿石牛道的末代蜀王杜芦(开明氏),于前公元316年秦惠王伐蜀被灭身死,共历13王,约存在729年。在先秦文献中,有关古蜀国的记载稀少,古蜀国因此神秘。
现存有关古蜀国的史料,多出于东晋人常璩撰《华阳国志·蜀志》。但随着现代考古发现越来越多,古蜀国已为现代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注,部分图原考古简报)
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看得远所以登陆/人类进化的功臣)
对于鱼类离开海洋,慢慢进化成两栖动物,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鱼的视力好,看到了陆地生物,所以爬上陆地猎食。而这个鱼类指的就是希望螈,它是当时视力最好的鱼,接下来一起去认识一下。一、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1:48:140000打击盗墓案中最狠的一次,在盗墓现场公开枪毙4人,7天内不得收尸
二盗清东陵者的最后下场本文作者倪方六清东陵曾两次遭严重盗掘。一次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干的,盗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一次是1946年当地村民群体盗陵——二次清东陵。这次盗陵比1928年还有糟糕,因为是当地人参与的,盗得非常凶。二盗清东陵的盗墓者,后来下场如何?我在写《民国盗墓史》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真的应验了老话——盗墓者不得好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49:080000古代专设高级监狱,给犯罪官员坐牢,唐朝时夏天还发钱发饮料
古代的高官监狱本文作者倪方六坐牢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古人坐牢有什么讲究?刘邦亡秦建汉后,便废除了秦朝的“重刑”做法,“约法省刑”,“恤刑悯办”。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下,当官的犯罪所受处罚要比普通人轻松多了。同样的坐牢,当官的与不当官的,要求并不一样。如在汉代,便出现了一种“颂系”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2:240000或为扁鹊所著!成都重磅考古发现重现世
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大量医学简牍,由此开始了多个部门参与推动的、以“天回医简”为名的简牍研究整理工作。历经十年,“天回医简”经多方努力,进行了研究、修复、还原,并被整理出版。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天回医简”或为失传的扁鹊医书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2:24:000000甲骨文上的“土族”:商朝一个特别的死敌 或是禹夏的后代
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史诗,各个部族在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分散生活,最终融合形成了汉族。然而,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有一个名为“土族”的特殊部族,他们勇猛无比,曾是商朝的死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土族”很有可能是大禹时代的后代,这一发现或将揭示大禹与夏朝之间的关键联系。一、商朝的武丁征服了土方我要新鲜事2023-09-26 20:23: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