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界的“祖师爷”,看不起考古专家,曾说:洛阳铲上不了台面
随着盗墓类文学作品与戏剧的出现,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我国墓葬文化浩如烟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
墓葬与风水文化相辅相成,讲究藏风聚气。因此但凡风水极好的地方都有大墓,墓穴中或多或少的都有珍贵的陪葬品。因此不少人铤而走险,丧尽天良的盗掘墓穴,盗墓这个行当由来已久,传闻曹操还是盗墓鼻祖,史料记载:“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设置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四处盗发墓穴充当军饷。

历朝历代都将盗墓定为重罪,不过依旧抵挡不了盗墓贼的光临,究其原因是墓穴中的陪葬品太过诱惑。古人十分重视身后之事,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平民百姓,总会在墓穴中留几件陪葬品。那些达官贵人的墓穴中,随便一件古董放到现在可能都价值不菲。
正所谓行行出状元,盗墓中也有南派北派之分。北派以力见长,盗洞多为方形,发明洛阳铲协助寻找墓穴,相对来说北派技术含量相对低。南派则正好相反,以“技巧”见长,靠着家族传承或者经验,结合各地堪舆资料讲究“望、闻、问、切”结合风水测定墓穴位置,北派发明了洛阳铲,南派却将之发扬光大。
近些年民间盗墓现象频频发生,有一个名叫姚玉忠的老百姓,就是勘定墓穴的高人。据说祖上干的就是盗墓行当,此人自幼学习墓葬与风水文化,掌握了一身“寻龙点睛”本事,别的能耐没有,一提到风水墓葬,绝对是他的专业领域。

虽说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到正道上,最终被处以极刑。姚玉忠寻墓从来都不用洛阳铲,全凭罗盘定位,结合自己所学的风水知识,基本上就能确认墓穴的位置。在民间风头正劲,不少人称其为“祖师爷”。
姚玉忠作案频率极高,一年内曾作案上百次,发了一笔又一笔横财。只不过此人好赌,经常在赌桌上豪掷千金,输光了就继续盗墓。被抓之后姚玉忠交代自己作案上百次,没有一次走空,或多或少都有收获,只要是他认准的地方,绝对会有墓穴存在。

姚玉忠改良洛阳铲,制作名为“扎子”的工具,效率要比洛阳铲高多了。靠着这个工具,姚玉忠在盗墓界混得风生水起,组建了大型盗墓团伙。他们四处盗发墓穴搞破坏,盗发出来的文物进行销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在他落网后牵连出了上百名罪犯。
盗墓丧尽天良,然而也有不少人为其惋惜。如果姚玉忠没有走上歪路,绝对能成为考古界的人才。因为盗墓不仅仅需要寻龙定穴,还要有一双鉴定文物的慧眼,姚玉忠就具备这种能力,许多文物经他手就能说出大致年代。

据说被捕之后,姚玉忠十分嚣张,认为考古专家都是雕虫小技,更加贬低用洛阳铲的人,都是不入流的手段,根本上不了台面。只能说姚玉忠有本事过于自大,没有走向正确的道路,白白毁了一生
惊天大发现:江苏挖出9座西晋皇陵,内藏无数奇珍异宝!
2015年夏天,江苏省邳州市煎药庙村正在进行宅基地退耕工程。施工人员挖掘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村民们怕有意外发生,立即报警,并得到了民警的及时赶到。在现场,工人们还在进行挖掘工作,但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挖掘机碰到了什么东西,还出现了几块很大的青砖,旁边是一个积满水的洞穴。经过初步勘探,邳州市文物局的专家认为这个地方并不是煎药庙的遗址,而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12:560004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51先祖首聚
1950年代,NBA正处于较不景气的上古时代,这个时期的NBA上座率稀松,也得不到电视转播商的宠爱,联盟还要随时应付球员工会代表提出的各种条件,以避免出现罢工。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0:490000赖氏龙:北美大型恐龙(带有斧头状头冠/体长16米)
赖氏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带有一个类似斧头状的头冠,突出的部分指向额前,体长可达9.4-1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自北美洲。赖氏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15:520000宝历风物,上海展出黑石号,老李与南海圆桌派访谈为您解读(上)
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它是九世纪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1998年在海底沉寂了千年之久的黑石号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被发现,出水了,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的文物,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发现最大体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28:310004唐朝中后期官员增加太多,70年间翻了16倍,补贴收入从哪来?
唐宋工薪阶层的补贴收入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上一篇(见《南朝有门路的都不想当京官,希望到地方任职,一特别规定令人羡慕》一文),继续聊古代工薪阶层的补贴性收入——唐宋时怎么做的?到了隋唐,从东汉末年开始的“禄田”制度,被进一步引入官员和工资收入体系中。隋朝,在禄米和役力之外,又根据官员地位和品级的不同,提供相应份额的田地,做为官员俸禄的补充,称之为“职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5: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