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科恐龙(长6米/鼻部长独角)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30:240阅
独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中的尖角龙亚科恐龙,诞生于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6米,属于角龙科中的大型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鼻部长有一根非常尖锐且弯曲的尖刺,同时它也是目前最早的带角恐龙。
独角龙的体型

独角龙是大型的植食性恐龙,体长普遍都达到了6米,体重更是在2吨左右,而这个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排到312位,和酋尔龙、南方猎龙和大谜龙等恐龙有着相似的大小,几乎和现代的犀牛有得一拼。
独角龙的外形特征

独角龙和其他的大部分角龙科恐龙一样,它的脖子后延伸出了一个扇形的颈盾,并且在颈盾的周围边缘处还长有非常多的骨质突起,它的嘴巴也是呈现出鹦鹉的鸟喙状,非常便于啃食植物。而独角龙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则是它的鼻部前端长有一根非常尖锐且内弯的角,所以也因此得名独角龙。
独角龙的生活习性

独角龙和大部分角龙亚目一样,都是以植物为食,不过由于生长于白垩纪的时代,所以开花植物生长的范围比较散且少,所以科学家推测独角龙很可能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主食的,比如蕨类植物、松柏类植物以及苏铁等,而它们的鹦鹉状嘴巴正好可以啃食下树叶和针叶,而嘴巴深处长有牙齿则可以用来咀嚼这些树叶。
独角龙的化石发现

独角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1876年于美国的蒙大拿州朱迪斯河周围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颅骨、鼻角等大部分的骨骼,但是唯独缺乏脚掌骨骼,再加上当时并没有多少角龙类恐龙的资料,所以一开始并不清楚它的种属,直到1889年的时候,奥塞内尔·查理斯·马什才正式命名了三角龙属,并且还命名了三种新的独角龙种属。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修淑清 | 永远怀念
5月2日晨,谢辰生老离世,享年100,辰时生,辰时去,好像冥冥中自有天意。确知他去世的消息后,给他过去的老朋友和以前经常来看望他的人一一打电话或发消息,这是他生前教给我的礼数。其中有几位如盛永华等还在询问他的老伴王阿姨怎么样,情况还好吧,如实相告:已于去年夏天过世了。几天来,电话信息不断,怀念他的人真的很多。5月6日,和谢辰生老做最后的告别,忙完后事,才有时间写写我心目中的他。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35:000002成功整体打捞出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2022年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1:200000祖先牌位的起源:柄形器乎?祖形器!
【编者按】“夏商玉器及玉文化研讨论”将于2016年12月26-2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召开,同时“锵锵玉鸣——商代王后妇好玉器特展”在省馆开展。为庆贺此一学界盛事,特摘发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第十章“先王的形象”之一节,以飨读者。本篇原名“祖形器的线索”,现篇名系编者所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8:230000陈星灿:中国古代考古学最精彩的一本书
张光直先生在大陆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三联书店的“张光直作品系列”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张光直学术作品系列”,前者包括:《中国青铜时代论集》、《中国考古学论文集》、《考古人类学随笔》、《蕃薯人的故事》;后者包括:《古代中国考古学》、《商文明》、《美术、神话与祭祀》、《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另外还有《考古学六讲》和《青铜挥尘》等。00001989年的事,有一地方家家盗墓,就在自家院内,盗出青铜器埋猪圈
虢国墓地上的盗墓村民本文作者倪方六设想一下,如果你家宅基地下有古墓,你会怎么想?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吉利,晦气。已发生的事实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宅下有墓的人家都高兴坏了,没墓的人家反而觉得太不走时,看着邻居挖盗发财。这事发生在1989年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当年城郊结合部有个叫上村岭的地方,因为新划的宅基地在一片古墓群上,家家盗墓——就在自家院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9: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