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三)
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一)
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二)
接上文
五、赫德在海关人事管理上的缺漏
(一)职员录用人数的不公正
赫德曾在1867年初在写沿海灯塔备忘录时,赫德很清楚地表明他在海关人才录用方面的原则“在选人的问题上,我要遵照我六年来在海关所坚持的原则,即我要雇佣他们,是因为需要他们,只要他们个人的能力是有保证的,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国籍。我决不会追求数字比例,也不会在每一个口岸配备每一个条约国的代表。海关总署的总体组成仍然要继续保持世界性。为人、提拔和解聘都要根据工作的需要、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决不会依据国籍。我们要努力使其代表主要条约国,但是主要的目标还是要在世界性的基础上保持一个完全高效率的海关,忠实地为中国政府进行她给了我们报酬同意我们做的工作。”
(二)华员与职员间的不公平
然而事实却是在录用的外籍海关关员中,英国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即使英国的海关的人才多,但也不见得比其他国家多那么多,这其中赫德不免有些偏向自己的祖国。根据《海关职员提名录》统计,从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1)各海关职员人数占海关全体人员总数的18-23%。其中又以募用英国人为主。例如同治四年(1865),14个海关的71个刽子手以上的洋员中,英国人占46名,美、法各占9名,德国占5名,丹麦、瑞士各占1名;光绪十一年(1885),海关洋员514人,其中英国人为332名,占64.5%,其次是德国人69名,美国人43名,法国人27名,瑞士、丹麦人各14人,意大利7名。显然,这是赫德为英国控制中国海关的有意安排。正如他自己所说:“海关首要的是其领导权必须掌握在英国人的手里。”

除了在洋员之间有不公正的现象外,在洋员和华员之间的不公正现象更为严重。职员和华员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首先华员地位低下。海关所有重要职位,均由洋员包揽,华员只居低微职位。其次华洋待遇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在晋级上表现为洋员晋升快而华员慢。第三是海关内部实行秘密行政,重要事务对华员保密。比如:洋人入海关只要试用6个月便可出任四等一级帮办。而且如果一个外籍年轻人倘能工作勤奋,8至10年便可升至税务司那样的高位。但是一个华员假如一切都顺利,实习期满考取四等二级帮办需要两年,如果一级一级往上爬到担任税务司要25年。这也造成了,华员在海关都处于比较低的等级,而高级职务则中国人相较之下也寥寥无几。另外从上文也可以看出,华员在薪酬上也要比洋员低得多,差别最大有几十倍,,可见华洋之间的不公平现象十分严重。
总结
综上所述、赫德无论在人才选拔、录用、考核还是在海关人事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上都卓有建树。不仅使海关成为清政府办事效率最高的机构,同时也是最廉洁的机构,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向我们展现了西方近代先进的人事管理制度,而这些制度不仅在晚清遥遥领先于我国,即使在今天也对我国各政府机关的人事管理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的,赫德管理海关的真实目的仍是为列强侵略控制中国开方便之路,特别是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维护大英帝国的在华既得利益而努力。
没有史书记载的墓穴 出土文物让专家害怕(西周墓穴)
山西发现的西周墓穴还未被解开谜题。200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山西隰县的大河口村无意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墓,而且保存的十分完好,并没有遭到盗墓贼的破坏。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如此宏大的陵墓,其墓主人应该是古代的一位帝王或者诸侯,但史书中却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西周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47:440004中国史学界对黄仁宇的反感
作者丨张宏杰原文标题为《史学何以堕落为一门纯技术的学科?——从黄仁宇61岁被解聘后说开去》节选自《历史的局外人》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01退稿与解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3:05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石龙头旧石器地点
▲石龙头遗址交通位置图1971年发现于湖北大冶石龙头,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打制石器▲单边砍砸器▲多边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龙头石器多以大冶石龙头凸刃刮削器石英岩为原料,亦有燧石、石英、砂岩,极少数为角砾岩。石核及石片形状不规则,石片大部以锤击法直接打下,石器类型不多,以砍砸器为主,没有尖状器及类似手斧的工具。▲鹿角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27:200001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早上我室友找我要的书,社科院考古所编著的一本关于北周佛教造像的书。然而这本书怎么归类,我倒有些犯难。刚开始以为是个佛教造像的图录,打开文件一看里面有一半的内容都是文字内容,其中既有这批造像的信息,还有西安其他造像的信息和研究,似乎也像是专注,不过具体看内容,也具体介绍了造像的出土信息、器物信息和线图,似乎像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多的报告。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33: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