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头龙:南美小型恐龙(长4米/带有特殊碟状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44:522阅
小头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棱齿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4米,和橡树龙的整体外形非常相似,脖子极为修长,占到身体比例的大半,但脑袋异常小,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地区发现的。
小头龙的体型

小头龙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达4米左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只能排在413位,相当于现代的一头犀牛大小,类似于凹齿龙、美颌龙和葡萄牙龙的体型,在阿根廷发现的81种恐龙中它仅排名59位。
小头龙的化石发现

第一批的小头龙化石是在00年的时候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由阿根廷自然博物馆中的专家奥尼拉斯·诺瓦等人组成的团队首次发现,化石就位于别德马湖附近地区,其中包含了一块关节未脱落的躯干骨骼碎片,但是缺少颅骨、尾骨以及四肢骨等。

据说科学家发现了小头龙化石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两侧都具有鸟类和鳄鱼等才有的碟状骨。不过这两块碟状骨的结构稍微和鸟类有所不同,如果类比鸟类的话,鸟类碟状骨大多是用于飞行时保证内脏不受挤压的,所以他们猜测恐龙的碟状骨很可能也有类似的用途,所以科学家推测小头龙的碟状骨大概率是用来抵御奔跑时产生的压力,以此来保证胸腔或者内脏的健康。

通过小头龙化石可以看出,它和橡树龙的特征非常相似,拥有的喙状嘴上颌前端长有牙齿,并且它还长有第一根脚趾,要知道很多衍化程度更高的禽龙类基本上都只有三根中间的脚趾,而第一根则已经退化甚至消失。
0002
相关推荐
木屐不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悲乎,足下!从一双三国漆木屐说起
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的发掘曾震动日本,只因朱然的陪葬品中有一双漆木屐。这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早的一双漆木屐,有1700多年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1:01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观音洞文化
▲观音洞遗址位置图▲观音洞文化遗址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贵州黔西沙井的观音洞。1964~1973年在该洞先后4次进行发掘,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可分为早晚两期,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观音洞洞口处▲观音洞出土石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35:320000陕西古墓发现奇珍异宝 盗墓贼却不敢拿(古墓珍宝)
陕西一座古墓里发现的唐三彩,由于设置的机关没有被盗墓贼拿走。上个世纪80年代,陕西的一个工业园区正在建设,当时工人们正在施工的时候,挖到了一块大型的青石板。这个工地的包工头也是多次经过的这种事情,马上想到的,这可能是一座古墓,很快就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专家马上就赶来了现场,打开侵蚀版之后居然出现了一座古墓的大门,在经过探查之后发现这是一座唐朝时期的古墓,只不过已经被盗墓贼给盗窃过。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13:310000考古新发现:湖北穆林头遗址发现稀有玉器
湖北保康的穆林头遗址今日的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只有两张玉器图片,但是其意义已经足以震撼!首先,空间位置,穆林头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从武侠小说郭靖夫妇舍命保襄阳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是南北方交通的咽喉要道!在中国古代中部地区南北交通不是走现在的京广线,而是走南阳盆地,然后顺湖北西北的随枣走廊南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0:210000邵晶:论石峁文化与后石家河文化的远程交流——从牙璋等玉器说起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石峁和石家河都是当年入选年度十大考古的热门遗址,而且也不只一次入选。这两个分别是陕北高原和江汉平原的核心性超大遗址。对于这两个遗址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不同区域的文明化和国家化。对这两个遗址的比较和联系则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早期中国华夏大地那波澜壮阔的文化互动!石峁领队邵晶老师这篇文章则从史前几件特殊的玉器入手,讲述了石峁和石家河两大集团间的远程文化交流。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57: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