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船龙:日本兽脚肉食恐龙(暂时疑名/出土于熊本县)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53:260阅
御船龙可能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坚尾龙类恐龙,诞生于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目前还处于疑名状态,并且没有进行正式的命名和描述,而这个非正式名称最早是由Hisa在1985年提出,第一批化石则出土于日本的熊本县。
御船龙的化石发现

御船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日本熊本县的上益城郡御船町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一颗牙齿化石、胫骨、少量跖骨以及趾骨,由于化石稀少,只能得知这是一种肉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所以当时Hisa就以发掘地的地名给它取名为“御船龙”,不过这并不是正式的命名,甚至当时御船龙也是缺少描述的。

只有中国古生物学家董枝明曾经在《中国及日本恐龙年代》一书中才提到了一些御船龙的资料,在里面董枝明将其描述为一种巨大的类似斑龙的肉食恐龙,但是目前并没有正式且明确的命名和描述,最终御船龙只能是一个无资格的名称,属于疑名状态,就像胜山龙一样。
坚尾龙类恐龙的特征

坚尾龙类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肌肉衍化的更加短且有力,在奔跑的时候左右摇摆的幅度会大幅减小,从而使得它的速度很快,身体平衡也更好,其次它的脑袋骨骼有一定的空腔,能够减少很多头部的重量,主要是因为它起源自腔骨龙超科。

其实坚尾龙类诞生于三叠纪,其中包含的动物不仅仅只有恐龙,甚至还和鸟类有着很强的亲缘关系,比如始祖鸟,甚至是现代鸟类都是坚尾龙类动物中的一员,而现代鸟类也是坚尾龙类动物唯一存在至今的衍化分支。本来最初认为冰脊龙才是最原始的坚尾龙,但是这样就意味着三叠纪可能没有坚尾龙类化石的存在,但这与现实不相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蓝勇:有关先秦气候研究的方向问题
摘要:历史自然地理研究表明,潜水层深度是随文化层的增加而升降的。这种升降在雨量相对恒定的背景下,由于文化层的增厚,本身潜水层也在相对上升,与当时的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从方法上如果仅是单纯主观地选择罗列一些冷暖记载来得出历史时期的冷暖,可能结论的信度都不是十分高的。研究先秦气候,目前从物候学方法,采取孢粉分析手段来研究可能更为科学一些。关键词:商代;雨量;文化层;潜水层0000合肥包氏家族墓地考古,发现盗挖包拯石墓手段,盗墓者真的很聪明
谁盗挖包公墓?本文作者倪方六1973年,安徽省博物馆发掘清理了合肥包氏家族墓地,总共清理了12座墓葬,分别编为M1-M12。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发了两篇相关文章(见《考古队聘盗墓者,包公墓发掘探工出身洛阳盗墓世家,绘出墓葬草图》《包公墓蹊跷事把考古人员弄糊涂了,夫妻仅一口棺,女性遗骨不见了》),但包公墓的事情没有说完,这篇头条号接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240002三星堆正史记载和考古证据如此清楚吻合为何有人要否认
三星堆作为我国历史上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其祭祀活动和文化传承的奥秘仍然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通过对正史史料、玄鸟的起源、三星堆与商朝的关系以及祭祀活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星堆的意义和价值。三星堆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考古学的发展和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揭示了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历史面貌。1.三星堆的历史背景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1:01:210000何谓“大翻堂”盗法?这盗墓狠,费牛劲挖出的“宝物”竟是骨灰盒
原题:民国军人盗墓怪现状(六)昨天说的是一个古代农民误进娱乐城看戏的故事。隔了一天,今天仍接着说民国年间军人盗墓行为,聊聊伪“冀东保安队”抓夫盗满族王爷坟的一事。伪军盗墓既笨又狠,毫无顾忌,十分野蛮,玩“大翻堂”盗法,直接把整座坟挖了。人手不够便抓来民夫和看坟户助盗,有时费了牛劲挖出的“宝物”,竟是满人的“骨灰盒”……图:被冀东伪军盗过的隆恩寺王爷坟,已废弃,地宫上仍可以看到巨大的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9:50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横扫六合,秦统天下
#博物馆奇遇记#自周平王东迁始,周王朝有序的政治秩序被打破,王室衰弱,诸侯坐大,开始轮番上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战乱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春秋200余年间列国战争达400多次;战国200余年间发生战争200多次;诸侯国的数量从春秋初期的140多家,减少到战国初期的20余家,到战国中期仅剩下7个诸侯国称雄当世。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01: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