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龙:中国内蒙古植食恐龙(首批出土仅一颗牙齿)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21:020阅
蒙古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诞生于下白垩纪,正模标本是一颗在中国的内蒙古发现的牙齿化石,这也是中国内蒙古考察团队发现的首颗蜥脚类恐龙牙齿化石,在这之后还陆续发现了不少颈椎骨等,目前还不明确它属于蜥脚类恐龙的哪个演化支。
蒙古龙的化石发现
蒙古龙的化石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不仅在最初出土了一颗牙齿化石,而且之后还在当时的同一挖掘点又发现了10多颗同属于蒙古龙的牙齿,甚至还有前端的三节颈椎骨以及基底的枕骨。其中的牙齿化石都是圆柱形且非常修长,但是目前由于化石部位并不多,所以科学家对其并不了解。
蒙古龙的种属关系
蒙古龙有着非常类似蜥脚类恐龙的特征,比如类似铅笔一样的圆柱形牙齿,小且密集,但是由于只有颈椎骨等碎片,所以目前也没有明确它的种属关系,只有部分人猜测它可能是新蜥脚类,在过去也是有着非常多的说法,比如泰坦巨龙类、盘足龙科以及梁龙科等,不过最终还是将其归为巨龙类。
蒙古龙的名字来源
蒙古龙最初是由美国自然博物馆的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等人带领的团队进行挖掘的,这才发现了内蒙古的第一颗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化石,并且也是当时发现的唯一一颗牙齿,就像敏捷龙一样,所以它的种名则命名为“坦齿”,含义就是“单一的牙齿”,而它的属名则是以当时发掘地进行了命名,主要含义是表示“蒙古的蜥蜴”。
蜥脚下目恐龙的特征
蜥脚下目恐龙大部分都是体型庞大的,尤其是脖子和尾巴的长度占到身体的大半,有着类似大象的圆柱形四肢,尾巴则类似鞭子状,能够很好的驱赶一些侵扰它的小动物。蜥脚类恐龙的牙齿非常细小,但是非常密集,因此能够很好的啃食和研磨植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诸类型分布图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彩绘人面鱼纹盆▲船形红陶壶▲陶釜陶灶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彩陶钵▲彩陶盆▲尖底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7:18:010000金沙江龙:中国大型植食性恐龙(长11-13米/1.75亿年前)
目前,在中国20个省市已出土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不少来自云南省,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金沙江龙,一起去了解看看。金沙江龙基本资料体型:金沙江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1-13米,与萨尔塔龙、南宁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19位,生活在距今2亿-1.75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03:49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散氏盘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亦名散盘。以铭文中有“散氏”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乃夨人,故又称为夨人盘。据传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原藏故宫博物院,今在台湾省台北市。盘铭中详细记载了核定土地径界及誓盟经过,为研究西周孝王、夷王以后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7:200000贝里肯龙:非洲小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2.15亿年前)
说到恐龙,大多数人想到都是那些大型食肉恐龙,比如恐龙之王霸王龙,水中霸主沧龙等。其实在恐龙世界,还有很多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恐龙,比如小编今天要介绍的贝里肯龙,它体长可达5米,是种小型蜥脚下目恐龙,生活在2.15亿年前的非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贝里肯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21:230000诸夏一体到九州攸同的考古学观察
龙山晚期到二里头时期的中原,经历了一个由冲突震荡到整合统一,由龙山时代部落自治到二里头王国统摄四方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文化格局、生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都有体现,整体呈现出夏时期“诸夏一体到九州攸同”的进程。本文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这个过程简述如下。1.文化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山文化晚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11: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