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龙:中国内蒙古植食恐龙(首批出土仅一颗牙齿)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21:020阅
蒙古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诞生于下白垩纪,正模标本是一颗在中国的内蒙古发现的牙齿化石,这也是中国内蒙古考察团队发现的首颗蜥脚类恐龙牙齿化石,在这之后还陆续发现了不少颈椎骨等,目前还不明确它属于蜥脚类恐龙的哪个演化支。
蒙古龙的化石发现

蒙古龙的化石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不仅在最初出土了一颗牙齿化石,而且之后还在当时的同一挖掘点又发现了10多颗同属于蒙古龙的牙齿,甚至还有前端的三节颈椎骨以及基底的枕骨。其中的牙齿化石都是圆柱形且非常修长,但是目前由于化石部位并不多,所以科学家对其并不了解。
蒙古龙的种属关系

蒙古龙有着非常类似蜥脚类恐龙的特征,比如类似铅笔一样的圆柱形牙齿,小且密集,但是由于只有颈椎骨等碎片,所以目前也没有明确它的种属关系,只有部分人猜测它可能是新蜥脚类,在过去也是有着非常多的说法,比如泰坦巨龙类、盘足龙科以及梁龙科等,不过最终还是将其归为巨龙类。
蒙古龙的名字来源

蒙古龙最初是由美国自然博物馆的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等人带领的团队进行挖掘的,这才发现了内蒙古的第一颗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化石,并且也是当时发现的唯一一颗牙齿,就像敏捷龙一样,所以它的种名则命名为“坦齿”,含义就是“单一的牙齿”,而它的属名则是以当时发掘地进行了命名,主要含义是表示“蒙古的蜥蜴”。
蜥脚下目恐龙的特征

蜥脚下目恐龙大部分都是体型庞大的,尤其是脖子和尾巴的长度占到身体的大半,有着类似大象的圆柱形四肢,尾巴则类似鞭子状,能够很好的驱赶一些侵扰它的小动物。蜥脚类恐龙的牙齿非常细小,但是非常密集,因此能够很好的啃食和研磨植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型蜥脚形恐龙:盘足龙 前肢超长极罕见(足底像圆盘)
盘足龙是蜥脚形亚目恐龙,它的第一批化石被发现于中国的东北地区,诞生于在1亿3千万年前,属于大型的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5米,体重更是达到了15-20吨左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前肢是明显比后肢更长的,而且它的脚底基本都是圆盘状,所以也才以此得名。盘足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02:470000常青:20世纪藏传佛教美术考古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8:21:53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白羊村遗址
▲白羊村遗址鸟瞰图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城东北3公里处,地处金沙江流域。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3~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发掘。文化层分早、晚两期。早期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200~前2100年。▲带流陶罐它是滇西洱海地区内涵比较丰富、文化特征鲜明的一处典型遗址,也是云贵高原地区目前所知年代较早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16:350000大家都误会了,孔明灯原本并不是用来许愿的,它有一特殊作用
孔明灯原本并不是用来许愿的,它有一特殊作用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放孔明灯)长城、火药、火器、弓弩、孔明灯……都是张艺谋执导影片《长城》里运用的“中国元素”,其中“孔明灯”给观众印象深刻。从史料来看,孔明灯为中国人发明的一大名灯,是古代的一种“黑科技”,与“四大发明”一样曾为国际惊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6: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