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51:120阅
大尾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12米,主要以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英国发现的,目前还没有明确正式的种属分类,处于疑名状态。
大尾龙的体型

大尾龙有着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典型特征,它的身形巨大,体长最多可达40尺,也就是12-13米左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130位,大小和现代的幼年蓝鲸差不多,与阿马格巨龙、巴哈利亚龙以及金沙江龙类似。
大尾龙的化石发现

大尾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英国的剑桥地区周围挖掘的,根据当时的地质地层环境来看,科学家判断出它生存的年代是1亿3000万年前的早期白垩纪,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脊椎是前端凹陷的,并且它的四肢粗壮且尾巴较长。大尾龙的种名是由哈利·丝莱在1876年描述且命名的,但是目前为止它依然是疑名状态。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特征

泰坦巨龙类恐龙属于蜥脚亚目恐龙下的一个演化支,它属于目前最重的陆地动物,体长普遍都在10米以上,体重也大多达到了数十吨,当然其中也有体型较小的侏儒品种,比如欧罗巴龙等。泰坦巨龙类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和脖子都占到体长的一半左右,脑袋相对较小但是很宽,鼻骨是隆起的,牙齿则非常细小尖锐,类似铅笔状。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四肢基本都是呈现圆柱形,但是其中的前肢比后肢更短且粗,不过它的骨盆比其他蜥脚类恐龙更加纤细,并且它和原始蜥脚类恐龙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脊椎是实心的,不过它们的脊椎软组织弹性十足,所以它虽然笨重,但是它行动却很迅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54:220000一座古墓的棺椁上写着:开者即死,考古人员冒险打开,结果很意外
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46:410000考古队员夜住墓室看文物,睡在棺边,深夜里感觉有人从棺内爬出来
明益端王朱祐槟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从哪来的?不少网友参观博物馆时可能有这样疑问。作为国有正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藏品来源,主要靠搜集、自采和发掘这三大渠道积累藏品。具体操作时有不同的选择,如搜集有社会征集、市场收购、公民赠献、国家调拨、馆际交换、分配接收等。自采主要是自然采集,很多民营博物馆藏品中,除了购买,接受社会捐赠外,这样来源的藏品很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9:300001新发现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2021年度发掘取得新收获
作者:单明超李锋等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巴达拉胡嘎查,北距中蒙边界约20公里。遗址所在的东海尔汗山为花岗岩丘陵山地,洞穴发育其中,海拔约1400米。遗址航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48:470000方辉:《仪式与社会:商代晚期祭祀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序
《仪式与社会:商代晚期祭祀遗存的考古学研究》作者:杨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4月定价:78元考古学是以古代实物遗存来研究历史的学科,因此实物遗存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因此研究器物及其所反映的技术一直以来是考古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任务,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由此往上,通过实物遗存研究古代的社会,尤其是古代意识、信仰等精神领域,则是难上加难。这是学界的共识。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13: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