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印度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1.9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16:0221阅
在恐龙时代,尽管大型、巨型食草恐龙很多,但小型食草恐龙显然更多,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冷门小型食草恐龙,它就是天龙,体长可达4米,四足行走,有着长脖子,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天龙基本资料

天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4米,有着长脖子和长尾巴,能吃到更高的食物,但因为体型小,经常会成为食肉恐龙的捕猎对象。就体型而言,天龙与凹齿龙、小头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413位,生活在距今1.96亿年-1.9亿年前的早侏罗世。
天龙化石

天龙化石首次发现于亚洲的印度,其化石是不完整的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天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活于侏罗世早期的印度。在那个时代,恐龙体型都还比较小,所以天龙的生存环境并不是十分恶劣,可以很好的生存。
天龙的形态习性

与其它蜥脚下目恐龙一样,天龙是种四足食草恐龙,它有着长脖子和尾巴,身体比较庞大。天龙是最早期的恐龙,所以体型较小,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蜥脚下目恐龙的体型也发展成大型、超巨型。天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因为脖子上,它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亚洲发现了268种,在印度发现了9种,其中就包括天龙、印度龙、巧鳄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2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重庆历年十大考古发现
说完了西藏和青海的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突然发现把与四川密切相关的重庆历年十大考古发现给遗漏了,今儿给补上。要知道人家川渝本就是一家,在古代巴蜀也是密不可分,所以说了四川自然也少不了重庆。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得益于当年的三峡考古和这几年对南宋衙署城址的发掘而有六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9:220000双头龙和成双配对
编者荐语:看了此文,以后参观博物馆时,你也可以成为青铜器专家并欣赏、读懂它们!以下文章来源于李子旸,作者李子旸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今天,我们继续聊聊郭静云有关龙的昆虫起源及后来的演化和意义这个话题。看完这篇文章,你以后再看青铜器,就是内行了,能看出其他人看不出来的门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43:030002新时代,山东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考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的考古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52:450003地下文物看陕西:西周都城考古发现
礼乐之邦——建都丰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有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记载了文王建丰和武王都镐的重大历史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46:120000讲座:李裕群:《宿白先生与“云冈模式”》
2022年10月10日晚,“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二讲在线上平台举行。本次讲座题目为《宿白先生与“云冈模式”》,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群,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主持。自20世纪初以来,云冈石窟备受学术界关注。宿白先生在40年代开始涉足云冈,其后又曾对其进行多次考察。李裕群老师将宿白先生关于云冈石窟研究的过程分为三部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53: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