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龙:北美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4米/距今1.87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18:540阅
在恐龙时代,恐龙的种类和数量是很多的,除了大家熟知的食草恐龙、食肉恐龙外,还有许多杂食性恐龙,也就是那些既吃肉也吃草的恐龙,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砂龙,它体长约4米,是蜥脚形亚目近蜥龙科恐龙的一个属,生活于1.87亿年前的北美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砂龙基本资料

砂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小型杂食性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偶尔一些肉类为食物,这也是生活环境所致。砂龙体长4米,与凹齿龙、天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13位,生活在距今1.98亿-1.87亿年前的早侏罗世。
砂龙化石

砂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其化石是四副部分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砂龙是蜥脚形亚目近蜥龙科恐龙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早期(普连斯巴奇阶至托阿尔阶)的北美洲,是种小型杂食性恐龙。
砂龙的形态习性

砂龙身长约有4米,与其他蜥脚形亚目恐龙相比,体型要小不少,它可以采取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觅食时二足战力,方便吃到更高的食物。根据大量吞入肚内用作磨碎植物的胃石在下腹被发现,显示砂龙是杂食性的,主要以植物为食,偶尔一些肉类为食物。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砂龙、无齿龙、无鼻角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北美洲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80米)

1877年,易碎双腔龙的化石在北美洲被挖掘出,当时考古学家根据部分脊椎化石,推算出易碎双腔龙的庞大体型,它们最长80米,体重平均大概180吨,最大220吨,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间!毫无疑问,它是目前北美洲发现的恐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个……【查看更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陶瓷考古:探索吉州窑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闻名的综合性窑场,地处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濒临赣江,面对赣江东岸的佛教胜地青原山。其产品行销海内外,对瓷都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勃兴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研究中国陶瓷制造工艺、陶瓷业发展史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史具有重大价值。1957年,吉州窑遗址公布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34:400002顶盾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体长5米/头上长有盾牌)
在北美洲,发现过很多食草恐龙,大型的有春雷龙,它体长15米,小型的有剑角龙,它体长仅2米。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的是顶盾龙,它体长5米,也是一种食草恐龙,比较特殊的是,它头上长了一个盾牌!顶盾龙基本资料体型:顶盾龙是发现于北美洲美国怀俄明州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约5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366位左右,生活在白垩纪的晚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50:380000曾侯乙墓内出土的文物,除了编钟外,还有哪些“逆天”国宝?
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26:490001秦大树:通揽帝陵制度 解读皇家礼法
刘毅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陵墓》,开明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为一套丛书中的一部。全书约40万字,附图321幅。此书是一本皇皇巨著,涉及的陵墓上起三代,下迄明清,旁涉少数民族诸政权,贯通古今,一册在手,尽览历代皇陵的建制布局,营建特点,详细的收录了相关的考古资料,部分得窥玄室地宫的真貌,乃至地上地下的精美葬仪葬具,也辑录了大量的文献记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8:110000海南岛黎族船型屋的“前世今生”
黎族是海南岛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3000多年来,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创造了悠久文明的历史,而且还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其中,作为黎族村落的传统建筑——船型屋,是千百年来黎族文化的缩影和见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黎族人民创造和智慧的结晶。01船型屋的“前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08: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