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龙:北美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4米/距今1.87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18:540阅
在恐龙时代,恐龙的种类和数量是很多的,除了大家熟知的食草恐龙、食肉恐龙外,还有许多杂食性恐龙,也就是那些既吃肉也吃草的恐龙,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砂龙,它体长约4米,是蜥脚形亚目近蜥龙科恐龙的一个属,生活于1.87亿年前的北美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砂龙基本资料

砂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小型杂食性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偶尔一些肉类为食物,这也是生活环境所致。砂龙体长4米,与凹齿龙、天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13位,生活在距今1.98亿-1.87亿年前的早侏罗世。
砂龙化石

砂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其化石是四副部分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砂龙是蜥脚形亚目近蜥龙科恐龙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早期(普连斯巴奇阶至托阿尔阶)的北美洲,是种小型杂食性恐龙。
砂龙的形态习性

砂龙身长约有4米,与其他蜥脚形亚目恐龙相比,体型要小不少,它可以采取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觅食时二足战力,方便吃到更高的食物。根据大量吞入肚内用作磨碎植物的胃石在下腹被发现,显示砂龙是杂食性的,主要以植物为食,偶尔一些肉类为食物。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砂龙、无齿龙、无鼻角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北美洲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80米)

1877年,易碎双腔龙的化石在北美洲被挖掘出,当时考古学家根据部分脊椎化石,推算出易碎双腔龙的庞大体型,它们最长80米,体重平均大概180吨,最大220吨,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间!毫无疑问,它是目前北美洲发现的恐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个……【查看更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曾国藩墓地被炸开 考古队居然这么做(封闭墓室)
曾国藩的墓地发现后被专家牢固封死。1872年,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因旧疾突发离世,他手下想要回到湖南老家安葬,不过,从南京到湖南路途太过遥远,再加上当时已经开始入夏,为了避免曾国藩的尸体腐烂,他们就暂时将曾国藩安葬在长沙,后来又迁到湘西平塘。曾国藩的墓地是他生前亲自挑选的,位于平塘街道的芙蓉山上,是一个风水绝佳的好地方。一、曾国藩墓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29:540000商文明双嘴龙“天神”信仰索隐
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座:商文明双嘴龙“天神”信仰索隐主讲人:郭静云教授整理者:张若旭编辑:赵柏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22:590000招生喇!中山大学2020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
2020暑校工作小组招生简章主办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协办单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立项资助单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举办宗旨本届暑期学校的主要议题以中国上古历史与文化为主,探讨在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多元视野之下文明成长的历史过程,并思考相关史学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问题,以丰富莘莘学子的暑期生活。举办时间及方式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1:340000费孝通:“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
10年前教育部让我在“21世纪婴幼儿教育与发展国际会议”上讲话。从那时候起我就在思考如何着手从小培养出适合于在21世纪世界里生活的人。人造下了世界,人还必须同时造就能在世界里生活的人,这就是我们教育和培养人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0000荐书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区域性戏曲文物研究的集大成著作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08: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