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头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68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21:021阅
倾头龙是种小型厚头龙亚目恐龙,它体长2.5米,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北美洲。倾头龙头颅骨较圆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其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通过研究发现它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水果为食。
倾头龙基本资料

倾头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重约130公斤,与膨头龙、火盗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04位,生活在距今835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尽管在恐龙中体型小,但倾头龙与现代的老虎战斗的话,还是能轻易秒杀的!
倾头龙化石

倾头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亚洲的蒙古国,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头骨和少量骨头。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倾头龙是种小型厚头龙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的北美洲和亚洲。
倾头龙形态习性

倾头龙的近亲是平头龙,但不像平头龙的平坦头颅骨,它的头颅骨较圆,像剑角龙般倾斜。剑角龙有一对沟从框上/前额到后颅顶,分隔出颅顶前部,但倾角龙没有这特征,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另外,倾头龙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水果为食。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倾头龙、胄甲龙、厚鼻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晓龙:四川小型植食性恐龙(长1米/食肉恐龙的最佳口粮)
说到恐龙,大家心中都是那些巨无霸存在,比如恐龙之王霸王龙,最高恐龙腕龙等。其中在恐龙世界中,小恐龙也不少,它们很多都是大型恐龙的食物,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晓龙,它体长仅一米,一起去认识看看。晓龙基本资料晓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植食性恐龙,它体长1米,与辽宁角龙、寐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641位,生活在距今1.69亿年-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晓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07:420000韩国河: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考古学自1921年安特生发掘仰韶村遗址开始,已经走过了93年的历程。中国高校考古学人才的培养从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研究室成立起,也有了92年的历史。若从1952年北京大学设立考古专业算起,新中国高等学校中的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有了62年的历史。0000湖北发现不腐女尸 专家当场开骂(千年考古)
湖北发现的不腐女尸被盗墓贼破坏。在1994年的春天,湖北荆州的一个城镇先后出现了两个盗墓案件,而这两个盗墓按键的几个盗墓贼被判处的都是相当的严重,最严重的甚至是被判处了死刑。在这几个盗墓贼刚刚盗墓没有多长时间被抓获,而专家们对于这个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发现这个墓葬有可能是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楚国墓葬。抢救性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10:000000刘庆柱:殷墟发掘简史
考古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20世纪初叶,疑古思潮的兴起,促使当时的史学界极力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改变当时史学研究的窘境。在这一过程中,殷墟机缘巧合,成为整个事件的中流砥柱。殷墟考古发掘的启动与进展,成为中国考古学史的一个缩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发生、发展与壮大。1.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产生0001纪实:唐墓挖出“外星人头骨”,复原后长啥样?专家怀疑高科技
在二千一年的那个时候,中国的西安,一个深藏着无数历史遗迹的城市,再次展现出了它的神秘魅力。在这个重叠着古老墓穴的地方,唐朝时期的古墓再度被发现,其中的一座,属于唐代的公主李倕。这位公主的墓穴中藏着丰富的宝物,激发了考古工作人员们的热情,他们满怀期待地希望在这些宝物中找到一些具有国宝级的藏品。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1:17: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