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头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68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21:021阅
倾头龙是种小型厚头龙亚目恐龙,它体长2.5米,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北美洲。倾头龙头颅骨较圆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其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通过研究发现它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水果为食。
倾头龙基本资料

倾头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重约130公斤,与膨头龙、火盗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04位,生活在距今835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尽管在恐龙中体型小,但倾头龙与现代的老虎战斗的话,还是能轻易秒杀的!
倾头龙化石

倾头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亚洲的蒙古国,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头骨和少量骨头。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倾头龙是种小型厚头龙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的北美洲和亚洲。
倾头龙形态习性

倾头龙的近亲是平头龙,但不像平头龙的平坦头颅骨,它的头颅骨较圆,像剑角龙般倾斜。剑角龙有一对沟从框上/前额到后颅顶,分隔出颅顶前部,但倾角龙没有这特征,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另外,倾头龙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水果为食。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倾头龙、胄甲龙、厚鼻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发现(下)
文章较长分成两部分,继上篇的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发现(上)之后,本文继续介绍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周公庙遗址、封国遗址和周边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7:200000“喷鬼火”的古墓 挖出一盆“千年莲藕汤” 考古家看一眼后消失
我国考古史上出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其中最令人惊奇的事迹之一,便是马王堆汉墓的发现。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其发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这座神奇古墓的发现并非出于精心规划,而是源于一系列偶然的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43:480000北京找到魔王之墓 专家直呼穿越(穿越文物)
在隋唐时期的墓葬当中发现的金朝铜钱可能是盗墓贼留下的。但凡是在古墓当中埋葬的东西大多都是可以被称之为文物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考过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然后才能够让这些埋葬在黄土里的宝物重建见天日。北京作为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代可以算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年在北京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庞大或者是有很重要研究价值的墓葬,其中一个被称之为魔王之墓。魔王之墓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41:410000恶龙:非洲小型杂食恐龙(长2米/下颚长有匙状牙齿)
恶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体长只有2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下颚部构造独特,前端长有4颗非常突出尖锐的牙齿,而第一颗牙齿则是水平的,呈现匙状。恶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31:16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甑皮岩遗址
▲洞穴遗址概貌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的独山西南麓。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试掘,已挖部分属上层遗存。▲甑皮岩遗址采集标本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32: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