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脊龙:新疆中型恐龙(头顶有片状头冠/埋于准噶尔)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7:261阅
单脊龙是一种斑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只有5米,属于中型肉食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头顶长有一个片状冠饰,一直延伸到鼻部,第一批发现单脊龙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单脊龙的体型

单脊龙属于中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5米,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366位,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犀牛,体型类似巧龙、比克尔斯棘龙以及阿基里斯龙等,尤其是单脊龙的颅骨和尾巴非常修长,占到体长的大部分比例。
单脊龙的外形特征

单脊龙的颅骨非常修长,这使得它的吻部极为狭窄,颅骨整体的高度比宽度要更长,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头顶部长有单一的头冠,这个冠饰有点类似双脊龙,是扁平的且呈现长条半圆状,从头顶一直延续到鼻部上方。单脊龙的前肢相较于后肢非常瘦小,但是长有锋利尖锐的指爪,非常适合辅助狩猎,而它的后肢则细长有力,有利于提升奔跑速度。
单脊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根据单脊龙的生活环境和骨骼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在当时比较难以捕捉到大型或者中型的植食性恐龙,不过由于它们长有非常灵活的脑袋和密集锋利的牙齿,所以很大概率是以腐肉或者小型恐龙,甚至是鱼类为食的。当然它并非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中华盗龙也可能是它的天敌。
单脊龙的化石发现

首批发现的单脊龙化石是在1984年于中国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最初将其取名为将军庙龙,但是之后被弃用了,等到1993年时才由赵喜进正式确定了名字,主要以当时的发掘地为灵感。单脊龙的种属在开始时并不明确,最初是将其归入巨齿龙科,但是之后又多次将其归于异特龙超科,最终在2013年的时候才确定它属于斑龙超科。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邢窑址
唐代白瓷窑址。分布在河北省临城、内丘二县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的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具有典型邢窑特征,与唐陆羽《茶经》记载的邢窑白瓷“类银"、“类雪"相吻,也与李肇《唐国史补》所记的“内丘白瓷瓯"相一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8:430000以科研创新守护“乡愁”——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阶段性成果发布
乡土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遗产,既是现代人望得见的“乡愁”,也是乡村振兴、文化自信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27:120001武汉长江大桥下的农民皇帝 没有人祭拜成为荒坟(皇帝坟墓)
武汉长江大桥下的皇帝坟墓是陈友谅的古墓。相信大家对武汉长江大桥都不陌生,它是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桥,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举世闻名,被誉为长江第一桥。在城市建成的几十年里,无数人经过这座桥,无数人来这里旅游打卡,慢慢地把它变成了武汉不得不去的景点。然而,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在这座桥下,埋葬着一位著名的农民皇帝。陈友谅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3:15:020000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五个省区,其中山西全省都在黄土高原上。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平衡失调,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如果不早日设法扭转,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惩前毖后,略一探索其失调的来历及其影响,对于当前的四化建设,不是没有益处的。一、黄土高原的本来面貌黄土高原形成很久了。洪荒初辟之时,尚无人迹,故这里论述只限于历史时期。0000红山文化“玉箍”,距今5000多年,没有金属工具,怎么制作而成?
乍看之下,不就是一个玉筒子嘛?太普通不过了。实际上,在当时制作这么一个玉筒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9-10 20:06: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