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脊龙:新疆中型恐龙(头顶有片状头冠/埋于准噶尔)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7:261阅
单脊龙是一种斑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只有5米,属于中型肉食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头顶长有一个片状冠饰,一直延伸到鼻部,第一批发现单脊龙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单脊龙的体型

单脊龙属于中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5米,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366位,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犀牛,体型类似巧龙、比克尔斯棘龙以及阿基里斯龙等,尤其是单脊龙的颅骨和尾巴非常修长,占到体长的大部分比例。
单脊龙的外形特征

单脊龙的颅骨非常修长,这使得它的吻部极为狭窄,颅骨整体的高度比宽度要更长,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头顶部长有单一的头冠,这个冠饰有点类似双脊龙,是扁平的且呈现长条半圆状,从头顶一直延续到鼻部上方。单脊龙的前肢相较于后肢非常瘦小,但是长有锋利尖锐的指爪,非常适合辅助狩猎,而它的后肢则细长有力,有利于提升奔跑速度。
单脊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根据单脊龙的生活环境和骨骼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在当时比较难以捕捉到大型或者中型的植食性恐龙,不过由于它们长有非常灵活的脑袋和密集锋利的牙齿,所以很大概率是以腐肉或者小型恐龙,甚至是鱼类为食的。当然它并非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中华盗龙也可能是它的天敌。
单脊龙的化石发现

首批发现的单脊龙化石是在1984年于中国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最初将其取名为将军庙龙,但是之后被弃用了,等到1993年时才由赵喜进正式确定了名字,主要以当时的发掘地为灵感。单脊龙的种属在开始时并不明确,最初是将其归入巨齿龙科,但是之后又多次将其归于异特龙超科,最终在2013年的时候才确定它属于斑龙超科。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证明中国人自古爱吃烧烤,但山东人与河南人烤法不同
古人用来做烧烤食材有哪些?本文作者倪方六想必网友都喜欢吃烤肉吧,很香的,眼下的秋冬时节,正是吃烧烤的流行季。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烧烤的考古发现。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烧烤在秦汉之际开始流行起来。如何吃烧烤,在这时也讲究了起来。《礼记·曲礼》中有个“进食之礼”,提了十几条“吃规”,其中一条是“毋嘬炙”,专门针对吃烤肉:不要狼吞虎咽,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吃相不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6:280000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为主体的中国古典玉器,在东汉末年基本上结束了,此后的中国玉器逐渐进入以装饰用玉和观赏用玉为主体的新的发展时期。探讨汉代礼仪用玉的渊源及其演变过程,对了解中国古典玉器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所论的礼仪用玉,包括古代贵族阶层祭祀、朝聘以及其他各种礼仪活动所用的“礼玉”(或称“祭玉”)、“瑞玉”及仪仗用玉等。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7:170000西安发现9岁小姑娘古墓 专家看到棺材上的4个字 冷汗直冒
古代的陵墓与墓葬仪式一直以来都是引人瞩目的话题,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其他重要人物,他们的陪葬品与墓地设置都彰显着丰富与庄严。然而,这些珍贵文物也吸引了许多盗墓者的目光,因此在古墓中常常设置陷阱或机关,以保护这些宝贵的遗物免遭盗取。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8:490001考古专家发掘一座古墓 墓主人却是一名9岁女孩
在我国古代,陪葬品是反映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而这座隋朝的古墓更是展现出了这一点。在这个规模既不是按照皇家规格修建的墓穴中,发现了数量庞大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包括了精美的玉器、铜器、瓷器等等,更有甚者,还有一具栩栩如生、长约1.8米的木马。这些陪葬品的质量和数量,丝毫不亚于当时的皇室贵族。可见,李静训的身份和地位是十分显赫的。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3:25: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