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拿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恐龙(鼻部长小角/颈盾短)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07:560阅
蒙大拿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的纤角龙科恐龙,诞生于72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只有3米,最大特点就是长有鹦鹉鸟喙状的嘴巴,并且颈后部带有短颈盾,鼻部长有小角,第一批化石是出土于北美洲美国的蒙大拿州境内。
蒙大拿角龙的体型

蒙大拿角龙属于角龙下目中比较原始早期的恐龙品种,所以它的体型非常小,体长只有3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457位,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一只狮子,与纤手龙、爪巴龙以及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有着相似的体型。
蒙大拿角龙的外形特征

蒙大拿角龙具有很多早期角龙类恐龙的特点,比如它的指爪都是尖锐的,而不是蹄形的,它的上颌部还长有牙齿,而不是像大部分衍化角龙一样无齿。并且它也长有颈盾,嘴巴也像大部分鹦鹉龙科恐龙一样,上颌尖锐且内勾,不过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特征,比如它的鼻部长有的角非常细小且圆润,尾巴上还长有长棘,能够起到物种间相互辨识身份的作用。
蒙大拿角龙的生活习性

蒙大拿角龙和大部分的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属于植食性恐龙,不过由于白垩纪时期的开花植物并不多,所以科学家推测蒙大拿角龙以当时的一些优势植物为食的可能性更大,比如蕨类植物、松柏类以及苏铁等,同时它们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也能更好的切割更坚硬且具有韧性的树叶。
蒙大拿角龙的化石发现

蒙大拿角龙的第一块化石是在美国的蒙大拿州水牛湖周围发现的,当时是由巴纳姆·布朗首次发现,这批化石并不完整,其中包含了颅骨、盆骨、脊椎骨以及后肢部分骨骼,不过在1935年他还是将这些化石宣布为纤角龙下的种属,直到之后由查尔斯·斯滕伯格再次发现了更多的纤角龙化石,最终才察觉到蒙大拿角龙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种属。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商朝多次迁都原因:商朝“水井”改写认知,难怪盘庚迁到安阳
商汤灭夏之前,商族屡次迁都,但商朝建立后,商朝还是屡次迁都,史书云“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即商朝建立之前迁都八次,建立之后迁都五次,其中最后一次迁都是盘庚迁殷,据说将都城从奄地(山东曲阜)迁到河南安阳。不过,《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史稿地图集》的考订,商王朝实际上共有过七个都城,即亳、嚣(隞都)、相、邢、庇、奄、殷(殷墟)。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31:310000韩建业: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韩建业老师首先围绕仰韶文化的基本情况、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梳理。理解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首先要厘清“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这两个基本概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0:18:000003张家界山洞发现大量黄金 专家考察后:或是李自成藏宝地
2001年,张家界山洞中发现大量黄金和财宝,专家认为可能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藏宝地。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并经过考古和鉴定,证实其中的金银财宝价值约为7000万人民币。张家界是中国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和居民努力开发和建设旅游资源,其中天门山景区成为著名景点之一。在该景区开发过程中,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处深藏在山洞中的宝藏。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44:110000以科研创新守护“乡愁”——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阶段性成果发布
乡土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遗产,既是现代人望得见的“乡愁”,也是乡村振兴、文化自信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27:120001武则天孙女是被其男宠所送“秘药”害死?意外考古发现颠覆历史
武则天男宠给永泰公主送“秘药”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聊了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之墓被意外考古发现的事情,对于她的死因,没交代清楚,这里就来聊这事情。因为议论祖母武则天与男宠的风流韵事,一般认为永泰公主就是因为这样“嚼舌头”,被武则天处死的。现代学者在永泰公主墓考古之后又作了新解,分析认为可能不是这么样,便把永泰公主的死因弄复杂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34: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