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龙:中型植食蜥脚恐龙(长6米/长有鸟类气囊)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1:210阅
大椎龙是一种原始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1亿83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长只有4-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体型较其他蜥脚类恐龙明显小上好几倍,并且锁骨进化成了鸟类叉骨,还长有鸟类气囊,第一批大椎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
大椎龙的体型

大椎龙虽然是原蜥脚类恐龙,但是它的体型并不大,就像蜥脚类恐龙中的侏儒物种欧罗巴龙一样,体长最长也只有6米,在目前已经出土的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到了413位,算是中小型恐龙,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一头亚洲象,体型接近于马扎尔龙、无鼻角龙以及准角龙等。
大椎龙的外形特征

大椎龙虽然体型偏小,但是它也有着非常多的蜥脚恐龙特性,比如它的脖子修长,至少拥有着9节颈椎骨,尾巴也非常细长,科学家发现了多达40节的尾椎。不过大椎龙也有自己比较独特的地方,比如它的前肢拇指具有非常尖锐的指爪,进行防御和进食,而且科学家还在07年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使用后两足行走更多,其实这些都有点类似禽龙类恐龙的形态。

并且神奇的是大椎龙还具有一定的鸟类特征,比如科学家在研究它的锁骨时,发现它已经具有了非常完备且良好的叉骨结构,要知道大部分拥有锁骨的恐龙基本上都缺乏真正的功能,但大椎龙的叉骨却像现代鸟类的叉骨一样,能够非常良好的实现固定肩胛骨不动的作用。并且还不止这一点,近年的研究还发现它长有类似鸟类的气囊,甚至还出现了亲代养育的习性。
大椎龙的化石发现

大椎龙在过去有很多的种属,包括布朗氏大椎龙、希氏大椎龙以及拉氏大椎龙等,虽然目前已经不被认为是有效种,其中出土的位置都不一样,比如布朗氏、施氏、哈里斯氏大椎龙等几乎都出土于南非角省境内,而希氏和拉氏大椎龙则出土于印度的安得拉邦,不过几乎全部都是非常破碎的化石碎片,所以大部分都是疑名状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孙周勇:问道田野,志在兴邦:送别陕西考古领航人石兴邦先生
石兴邦是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1954年9月至1957年夏,30多岁的石兴邦先生领导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史前遗址的大规模科学发掘,促生了我国首座遗址类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诞生。半坡遗址的考古成果被学界称为中国考古的“半坡范式”,潜移默化的引领了中国考古学发展态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5:48000010年耕耘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华章——《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
史家珍5月15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在北京市东城区科学出版社举行。此次座谈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石窟寺会议精神,推动石窟寺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42:420001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彩绘瓷概说
#走进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即用彩绘装饰陶器,到了唐宋时期,长沙窑、越窑及磁州窑相继使用彩绘装饰陶瓷,尤其后者引入纯熟的绘画技法,为彩绘瓷的发展揭开良好的序幕。元明清三代是彩绘瓷的兴盛时期,产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彩料颜色缤纷之外,制作工艺的技法也有不同的变化。本文分釉下彩绘、釉上彩绘、釉上釉下彩绘、低温釉料彩绘及外来釉料彩绘等五个项目,介绍彩绘瓷的发展概况。1.釉下彩绘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9:050000山东出土汉代古墓 玉璧系衣和风俗有关(汉代风俗)
玉璧系衣是对死者的美好祝愿。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王朝当中,用玉做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常见,一般来说都是配件或者是摆件,可是让专家完全没有想到,在山东地区出土的一个汉代古墓当中居然有着一个用玉做出来的衣服,这是出现在2010年山东菏泽的一条消息。在当地发现了一个西汉古墓,考古专家们马上拿着自己的用具来到了这里进行挖掘。可是在挖掘出来之后却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初步考察我要新鲜事2023-03-10 12:46:240004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69张大帅投奔洛城,新老更替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6: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