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丘龙:南非巨型恐龙(长12米/颅骨呈现三角形)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9:520阅
黑丘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28亿-2.19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可达12米,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四肢非常粗壮,尾巴和脖子修长,脑袋呈现三角形。第一批黑丘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
黑丘龙的体型

黑丘龙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体长12米,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130位,大小类似现代的一只蓝鲸,与大鸭龙、北方龙以及阿马格巨龙等巨型恐龙相似,几乎可以说站起来相当于3-4层楼高。
黑丘龙的外形特征

黑丘龙的脑袋相对较短,它的颅骨呈现三角形,长达25厘米,吻部较尖,具有非常典型的原始蜥脚龙类恐龙的特征,它的上颌骨前端两侧各长了4颗牙齿,而整个上颌骨都长有19颗牙齿,体长虽然达到了12米,但其中脖子和尾巴占到总长的很大比例,躯干较为粗壮。
黑丘龙的化石发现

黑丘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南非的特兰斯凯的黑色山脉北面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就埋葬于三叠纪的艾略特组地层,不过直到07年的时候才发现了首个黑丘龙的完整颅骨。目前只确定了黑丘龙的一个种属,而这个种属的全名叫做里德氏黑丘龙。
黑丘龙的生活习性

黑丘龙又被称为美兰龙,在蜥脚类恐龙中被单独列为了黑丘龙科,拥有着非常典型的粗壮四肢以及庞大躯干,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是以此来进行抵御和震慑敌人的攻击,而平时的时候主要是以四足行走。并且由于黑丘龙长有匙状牙齿,且非常细小密集,所以它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比如蕨类、松柏以及苏铁等进行摄食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郑州小双桥遗址商“文化因素”分析
小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郊,规模宏大、内涵丰富,文化面貌以商代白家庄期为主,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小型居址、祭祀场与祭祀坑、青铜冶铸遗存、灰坑、水井、窖穴、道路、墓葬等重要文化遗迹,出土了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骨角蚌器、金箔、铅锭等大批文化遗物。对于其性质,学术界多以“隞都说”为“最优解”。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探讨小双桥遗址商代“文化因素DNA”奠定了基础。一、诸文化因素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2:33:54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3:410002山西临汾的文物新发现 1300多处挖掘点(临汾考古)
108国道临汾部分路段找到的历史遗址如今正在挖掘。在前段时间我国山西临汾境内的一段108国道在进行过境改线工程,而在发掘的过程当中则是找到了一千三百多个文物发掘点。这个工程全长大概是在68km左右。这也是在最近十年比比较大型的考古发现,此地找到了三百多个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过由于刚刚发现还没有太长时间,所以其中到底找到了多少文物我们还不得而知。现场勘查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1:01:300000洛阳发现西北戎人王级大墓 文物局为何强调“西北戎人”
最近在洛阳的徐阳墓地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即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也被称为陆浑戎。在有关国家文物局的通稿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中,强调了这个墓葬属于“西北戎人”。1.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47:260001还有6天,暑校截止报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8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2018年6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今天345678截止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还有6天截止报名后台回复"2018",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9: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