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丘龙:南非巨型恐龙(长12米/颅骨呈现三角形)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9:520阅
黑丘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28亿-2.19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可达12米,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四肢非常粗壮,尾巴和脖子修长,脑袋呈现三角形。第一批黑丘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
黑丘龙的体型

黑丘龙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体长12米,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130位,大小类似现代的一只蓝鲸,与大鸭龙、北方龙以及阿马格巨龙等巨型恐龙相似,几乎可以说站起来相当于3-4层楼高。
黑丘龙的外形特征

黑丘龙的脑袋相对较短,它的颅骨呈现三角形,长达25厘米,吻部较尖,具有非常典型的原始蜥脚龙类恐龙的特征,它的上颌骨前端两侧各长了4颗牙齿,而整个上颌骨都长有19颗牙齿,体长虽然达到了12米,但其中脖子和尾巴占到总长的很大比例,躯干较为粗壮。
黑丘龙的化石发现

黑丘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南非的特兰斯凯的黑色山脉北面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就埋葬于三叠纪的艾略特组地层,不过直到07年的时候才发现了首个黑丘龙的完整颅骨。目前只确定了黑丘龙的一个种属,而这个种属的全名叫做里德氏黑丘龙。
黑丘龙的生活习性

黑丘龙又被称为美兰龙,在蜥脚类恐龙中被单独列为了黑丘龙科,拥有着非常典型的粗壮四肢以及庞大躯干,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是以此来进行抵御和震慑敌人的攻击,而平时的时候主要是以四足行走。并且由于黑丘龙长有匙状牙齿,且非常细小密集,所以它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比如蕨类、松柏以及苏铁等进行摄食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葛剑雄:我看东西方文化
在近年的文化讨论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常用的概念,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优劣和消长更是长盛不衰的话题。但是人们对东方或西方的界定往往相当模糊,因而在对话或争论中常常不得要领,甚至自相矛盾。我认为,要正确地认识和比较东西方文化,首先必须明确其概念,在此基础上,方能确立基本的观念。一、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时间(时代性或阶段性)和空间(地域性)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0001四项考古新成果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
9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通报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等重要考古新进展,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具有龙山时代最为复杂、完备的三重防御体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16:420000三星堆八个祭祀坑所反映的祭祀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7:47:370000鸟鳄:鳄鱼和恐龙间的过渡生物(长4米/能两足站立)
鸟鳄是一种伪鳄类肉食生物,介于鳄鱼和恐龙之间的一种过渡生物,但更偏向于鳄目生物,它诞生于三叠纪的末期,颅骨和兽脚类恐龙很像,体长可达4米,后肢带有五根脚趾,平时能够以四足进行行走,但偶尔也能够使用后两足站立行走。鸟鳄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00:290000大谜龙:南美大型植食恐龙(幼年化石体长6米)
大谜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薄板类恐龙,诞生于9300万年前-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未成年化石的体长就达到了6米,因此它很可能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第一批大谜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非常完整的盆骨。大谜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50: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