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丘龙:南非巨型恐龙(长12米/颅骨呈现三角形)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9:520阅
黑丘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28亿-2.19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可达12米,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四肢非常粗壮,尾巴和脖子修长,脑袋呈现三角形。第一批黑丘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
黑丘龙的体型

黑丘龙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体长12米,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130位,大小类似现代的一只蓝鲸,与大鸭龙、北方龙以及阿马格巨龙等巨型恐龙相似,几乎可以说站起来相当于3-4层楼高。
黑丘龙的外形特征

黑丘龙的脑袋相对较短,它的颅骨呈现三角形,长达25厘米,吻部较尖,具有非常典型的原始蜥脚龙类恐龙的特征,它的上颌骨前端两侧各长了4颗牙齿,而整个上颌骨都长有19颗牙齿,体长虽然达到了12米,但其中脖子和尾巴占到总长的很大比例,躯干较为粗壮。
黑丘龙的化石发现

黑丘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南非的特兰斯凯的黑色山脉北面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就埋葬于三叠纪的艾略特组地层,不过直到07年的时候才发现了首个黑丘龙的完整颅骨。目前只确定了黑丘龙的一个种属,而这个种属的全名叫做里德氏黑丘龙。
黑丘龙的生活习性

黑丘龙又被称为美兰龙,在蜥脚类恐龙中被单独列为了黑丘龙科,拥有着非常典型的粗壮四肢以及庞大躯干,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是以此来进行抵御和震慑敌人的攻击,而平时的时候主要是以四足行走。并且由于黑丘龙长有匙状牙齿,且非常细小密集,所以它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比如蕨类、松柏以及苏铁等进行摄食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神秘消失的古滇国真的在抚仙湖底吗 湖底雄伟宫殿又是何人所建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04:090000五湖四海聚天山,乐而忘苦呼斯塔——新疆呼斯塔遗址2022考古生活随笔
2022年6月至9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本年度的考古发掘工作在王鹏、文臻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呼斯塔考古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队员们几乎都是由两位老师从上百份招募简历中挑选出来的考古专业学生,大家因为共同的学术兴趣、研究规划和对边疆考古的憧憬与热爱,走出各自的校园,从五湖四海而来,相聚呼斯塔,问古天山。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7:470001龙真的存在?南水北调挖出7米长“巨龙”,专家:不可置信
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32:450000沉没海底800年的沉船,发现价值千亿的18万件文物,打捞费仅花3亿
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7:48:200000讲座:杨泓:《1957年响堂山石窟勘测回忆》
该文为北大“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的纪要。本次讲座题目为《1957年响堂山石窟勘测回忆》,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先生,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老师主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6: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