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龙:最原始的巨型植食恐龙(生于三叠纪/长8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39:490阅
板龙是一种蜥脚亚目恐龙,体长最多可达8米,诞生于2.2亿年前-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当时最大的植食性动物也只有现代的猪一样大,所以板龙出现之后它就成为了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巨型植食性恐龙,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欧洲的西部地区。
板龙的体型
板龙的尺寸堪比现代的一辆公交车,虽然8米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并不算很大,只能排名到275位,几乎和锐龙差不多,但是在三叠纪中期的时候出现的植食性动物中,最大的也只有一只猪的大小,和板龙整整相差3-5米,而板龙之所以会生长的这么长,也是因为它们需要够到更高处的树叶,以便于更多的取食。
板龙的外形特征
板龙虽然属于蜥脚类恐龙,但是它的四肢并不是长短相同的圆柱形大象脚,而是非常类似于兽脚亚目恐龙的指爪状,它的前肢比后肢短很多,因此偶尔也会使用后肢进行站立,躯干则有着典型蜥脚类特征,呈现圆筒状,并且脑袋很小,但脖子和尾巴很长,单单是尾椎就至少发现了14节,而颈椎骨也达到了9节。板龙长有非常狭窄的颊囊,能够有效避免食物外露,并且嘴中还长有数十颗叶状牙齿,方便消化植物。
板龙的生活习性
板龙属于三叠纪时期最大的恐龙,因此使得它的体温升高时会非常难以散热,所以在旱季来临的时候,板龙就会缺少食物,并且感到难受,所以最终它们有了非常独特的迁徙习性,据说板龙大多会群体一起进行迁徙,有时还会跨越沙漠,最终忍受口渴来到海边,但也有不少群体迷路,从而没能走出沙漠。板龙在进食的时候一般会将前肢抬起,趴在树上,而后肢和尾巴就能作为支撑。
板龙的化石发现
板龙属于欧洲最典型且常见的恐龙之一,和梁龙、雷龙等典型的蜥脚类恐龙不同,它很可能是与这些恐龙平性进化的一个分支,最终演化出了不一样的外形。板龙的化石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长头板龙,它的化石几乎遍布欧洲,在德国、法国瑞士等地都能找到,但是恩氏板龙则只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发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佩特拉遗址发现巨型平台(附:约旦佩特拉遗址位置图)
研究人员在约旦著名的佩特拉世界文化遗址取得了惊人的发现。在距离市中心半英里外的地方,他们新发现一个巨大的平台。考古学家们将这个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描述为“大方台”,经过测量,平台尺寸为长184英尺(56米),宽160英尺(48.8米),它埋藏在一块平地下。他们是如何找到它的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60000“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正式发布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发起“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在(以下简称“繁星计划”)福州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发奋,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共同启动“繁星计划”发布。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39:000000中国古墓最多的城市 学校下面挖出600多座古墓 成为考古界趣谈
古墓考古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考古学家们挥动着铁铲,在土层里不断掘进,寻找隐藏在地下的宝藏。在我国某个城市出现了一个让考古界趣谈的奇景,学校下面挖出了600多座古墓,这是令人惊叹的数字。这个城市是我国古墓最多的城市,由于历史悠久,很多珍稀的文物都被保存下来。考古学家们发现,这些古墓装饰着精美的陶瓷和彩绘,这是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和阴间的想象。同时,这些古墓的设计也揭示了这个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20:520000贾兰坡;姚敏苏:意味深长的句号——贾兰坡与中国古人类学
【上篇:最后的访谈】贾兰坡先生,1908年11月25日生于河北省玉田县。1931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任练习生,协助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发掘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年后裴先生赴法留学,他接管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936年,他在十一天内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轰动世界,因此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的权威学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