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头龙:蒙古小型恐龙(长2.5米/颅顶圆润倾斜)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41:452阅
倾头龙是一种肿头龙科恐龙,诞生于835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2.5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颅骨非常圆润且倾斜,边缘周围布满了骨刺和骨瘤,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出土的。
倾头龙的体型

倾头龙属于植食性厚头龙类中的小型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只有2.5米左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04位,类似于奔山龙、窃蛋龙以及黑水龙等,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山羊,成年后的重量可达130公斤。
倾头龙的外形特征

倾头龙和平头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的颅骨顶部不像平头龙那么平坦,而是非常圆润且倾斜的,有点像是剑龙科恐龙的颅骨,和其他的肿头龙科恐龙一样的是,它的厚实颅骨的周围都长有非常多的长刺。倾头龙的尾巴上长有骨质的肌腱,所以它的尾巴一直都是保持挺直的。
倾头龙的生活习性

倾头龙的上颌骨前端非常窄,没有剑角龙等恐龙那么宽,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倾头龙很可能属于杂食动物,既能够吃植物、水果等,也能吃一些昆虫。倾头龙主要是以两足行走的,它粗壮的尾巴能够很好的保持平衡,也使得它的奔跑速度更快一些。
倾头龙的化石发现

倾头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74年于蒙古国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一些颅骨化石和其他的骨骼碎片,但是科学家还是重建了一个它的恐龙化石,不过也是参考了其他的甲龙下目恐龙,比如短粗的颈部、前肢较短、后肢修长有力等。倾头龙的鳞状顶骨拥有着非常明显的瘤块,分布在脑袋的边缘和侧面部分。据2010年的研究发现平头龙可能是倾头龙的一个异名恐龙。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唐际根:甲骨文是公元前15世纪前后被批量造出来的
众所周知,殷墟是出土甲骨文的地方。根据目前出土的甲骨,可以得知甲骨文大致记录了以下内容:1.事件/行为:1)祭祀(对象、行为)、战争、田猎;2)生产(省田、逆吕);3)生活(分娩、大食、小食、翻车);4)占卜、祝祷。2.方国:例如蜀、雀、沚等。3.天象:例如风、雨、雷、电等。4.旬夕(纪时):例如甲午、己丑等。5.人物:例如国王、臣宰、贞人、众、妇好、子画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1:48:160002似鹈鹕龙:西班牙小型恐龙(长2米/牙齿多达220多颗)
似鹈鹕龙是一种似鸟龙下目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2-2.5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修长,长度是高度的4.5倍,拥有着多达220多颗牙齿,第一批化石是在西班牙发现的。似鹈鹕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57:330000焦家玉器见证史前文明曙光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11:260002“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对文物工作的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指明了系列路径,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其中特别提出“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备受启发,特书写几点学习体会和理解思考,以增进交流。一,拓宽研究的时间范围,就是要梳理清楚“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20: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