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角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2米/颈盾短且平坦)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13:430阅
扁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1.2米而已,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它的外形和弱角龙非常相似,不过它的颅骨更大,拥有着非常尖锐的鹦鹉鸟喙状嘴巴,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
扁角龙的体型

扁角龙被认为是弱角龙的一个变异品种,所以它和弱角龙一样都是小型角龙下目恐龙,体长仅仅只有1.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628位,大小还不如现代的一只山羊大,仅仅类似于可汗龙、异齿龙以及何信禄龙等微型恐龙。
扁角龙的外形特征

扁角龙基本上和弱角龙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有它的颅骨更大。扁角龙和弱角龙一样都是颈盾非常短且小,没有像三角龙、五角龙那样长出突起的颧骨刺和额角刺等,所以它们的种名含义也叫做“平坦的有角面孔”,和大部分角龙下目恐龙一样,扁角龙也是拥有着非常尖锐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以及粗壮等长的四肢。
扁角龙的生活习性

扁角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属于群居性恐龙,在当时开花植物并不是非常盛产,反而是有韧性且坚硬的蕨类植物、苏铁、松柏类等都非常多,所以扁角龙可能与同时代的植食性恐龙一样,都是以低矮植物为食的,这也得益于它的鸟喙状嘴巴,能够轻易的切断植物的纤维和根茎。
扁角龙的化石发现

扁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所以扁角龙的种名全称也被称为鞑靼扁角龙,于2003年进行了命名和描述,由于扁角龙的骨骼非常像是弱角龙,所以将其纳入了弱角龙科或者新角龙类,甚至有人认为它属于弱角龙的一种变异个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老农不识货 把青铜器当成废铁 卖了30元 专家大呼:天价国宝
那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见证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文明,是我们珍视的文化瑰宝。然而,在寻宝者眼中,文物就像是宝藏中的财宝,只有被发现、被鉴定出价值,才能成为真正的宝贝。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41:480001辛瓜地荐书:厚积薄发的博士论文2021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4:300000民间有一种挖坟刨尸风俗,却不是盗墓,只拾骨头,有一大忌讳
中国民间的复葬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频繁,客死异乡者甚多,流行起复葬风俗。在民间,复葬又叫二次葬,迁葬。就是将墓穴挖开,取出尸骨另地安葬,这在现代都流行。有的迁葬甚至不只一次,三次、四次都有。复葬造成的情况是,一个人死后会有不同的墓地,为后世辨其真身葬地留下疑问。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元配臧氏先葬丹徒,后迁葬建康(今南京),这便是古代较为典型的复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8:230000贵安考古何以6年3次斩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月28日,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从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贵州考古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并不是贵安新区的考古项目第一次获此殊荣。2016年和2020年,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和招果洞遗址,就曾以“绝对优势”先后拿下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一个地区6年3次拿下“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对一度被认为“无古可考”的贵州来说,实属不易。我要新鲜事2023-04-13 12:11: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