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角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2米/颈盾短且平坦)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13:430阅
扁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1.2米而已,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它的外形和弱角龙非常相似,不过它的颅骨更大,拥有着非常尖锐的鹦鹉鸟喙状嘴巴,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
扁角龙的体型

扁角龙被认为是弱角龙的一个变异品种,所以它和弱角龙一样都是小型角龙下目恐龙,体长仅仅只有1.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628位,大小还不如现代的一只山羊大,仅仅类似于可汗龙、异齿龙以及何信禄龙等微型恐龙。
扁角龙的外形特征

扁角龙基本上和弱角龙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有它的颅骨更大。扁角龙和弱角龙一样都是颈盾非常短且小,没有像三角龙、五角龙那样长出突起的颧骨刺和额角刺等,所以它们的种名含义也叫做“平坦的有角面孔”,和大部分角龙下目恐龙一样,扁角龙也是拥有着非常尖锐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以及粗壮等长的四肢。
扁角龙的生活习性

扁角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属于群居性恐龙,在当时开花植物并不是非常盛产,反而是有韧性且坚硬的蕨类植物、苏铁、松柏类等都非常多,所以扁角龙可能与同时代的植食性恐龙一样,都是以低矮植物为食的,这也得益于它的鸟喙状嘴巴,能够轻易的切断植物的纤维和根茎。
扁角龙的化石发现

扁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所以扁角龙的种名全称也被称为鞑靼扁角龙,于2003年进行了命名和描述,由于扁角龙的骨骼非常像是弱角龙,所以将其纳入了弱角龙科或者新角龙类,甚至有人认为它属于弱角龙的一种变异个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观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古代贵族的乐与行
#以书之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份识别指南是否让您有现场领略王者风范的想法呢?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跨年原创大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中,荟集了280余件(套)青铜器珍品,用途涵盖祭祀、军事、生活等诸多领域,大家可以前往近距离领略王者风范~乐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9:37:280000古墓碑文再现“此地无银三百两”,专家:这么多宝藏,还骗人
古墓碑文再现“此地无银三百两”,专家:明明这么多宝藏,还骗人古代的人们十分重视尊卑,为了体现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的陵墓修的比平常人都要豪华很多。而且希望自己在阴间也能享受到活着的待遇,就会把生前使用的金银器皿等宝物都放进墓室里。所以到了接近现代的时期,开始有了考古这一行业。通过对皇帝的墓葬进行开采挖掘,我们可以了解到距离我们几千年的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发展情况等等。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1:11:450000古代哪省的人最喜欢斗鸡?斗鸡时想出一损招,绝对让对手的鸡胆怯
古人为何更喜欢养公鸡?本文作者倪方六继上篇说鸡的,这里再来聊聊嘴。这是我将在今天见报的《北京晚报》上的“一方钩沉”专栏稿的部分内容。从史料所记来看,中国古人更爱公鸡。为什么?(陕西出土唐代上釉陶公鸡)在古代,鸡的用途远比现代丰富,最典型的是报时与斗鸡,而这两项都是母鸡所不具备的。当然,最主要的,古人把公鸡当成一种娱乐工具,“斗鸡”即是公鸡娱乐化的表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3:290000胡适与王重民:书信往来中的学术切磋
胡适、王重民往来于20世纪40年代极其密集的书信,体现了现代学术领域学者交往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知名学者中,能长期借助于这一“手段”,一丝不苟于深层学术切磋,你来我往,即或见解相左而始终心有灵犀的,则不多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2:080000乾隆帝清东陵隆恩殿内原陈列大量文物(完整清单),去向至今成谜
裕陵隆恩殿宝物细目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说有关清东陵被盗的事情。前面的文章中,说是乾隆皇帝地宫中随葬品,其实除了地宫宝物外,乾隆纪念馆即裕陵地上建筑隆恩殿内,还陈列了许多宝物,而且数量很大。(隆恩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6: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