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栉龙:北美大型恐龙(长9.5米/拥有最长的棒状头冠)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52:351阅
副栉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前-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鸭嘴龙科中的大型恐龙,体长可达9.5米,最有特点的就是头冠呈现向后延伸的棒状,比其他的有冠鸭嘴龙颗恐龙都要修长很多,化石基本上都是发现于美国和加拿大境内。
副栉龙的体型

副栉龙不仅是鸭嘴龙科恐龙中最大的恐龙之一,而且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也能排到185位,大小几乎比现代的一只亚洲象还要更长,与三角区龙、暹罗龙以及歇猎龙等非常类似。副栉龙不仅体型庞大,而且它的头冠也是鸭嘴龙科中最长的,全长可达1.6米,几乎是整个颅骨的两倍长。
副栉龙的外形特征

副栉龙名字的含义就是“有冠饰的蜥蜴”,所以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头冠非常修长,从鼻部延伸到颅后,主要是由上腭骨和鼻骨组成后延伸出的骨质突起,整体形状就像我国古时候官员的帽子一样,向后延伸。副栉龙属于鸭嘴龙科,所以它的前肢一共有四根指爪,其中拇指非常的尖锐,平时也是使用;两足和四足进行行走。
副栉龙的生活习性

副栉龙和禽龙类恐龙一样,都是使用四足进行慢速的行走,后两足非常有力,所以在奔跑的时候都会抬起前肢,直接使用后肢。副栉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叫声最响亮的恐龙,这主要是得益于它修长中空的硕大头冠,因为其中包含了一根管能够延伸到颅内,就像我们使用的小号一样,能够发出非常大的声响,主要是为了求偶或者呼叫同伴。
副栉龙的化石发现

副栉龙的种属中包含了三大恐龙,基本上都是在北美洲发现的,比如小号手副栉龙的化石就是发现于新墨西哥州,它的冠饰是三种副栉龙科中最大的,但是形状不同,其次就是沃克氏副栉龙,它的化石出土于加拿大的亚伯达省,和小号手副栉龙的唯一差别就是冠饰内的管结构不同,最后就是短冠副栉龙的化石出土于美国的犹他州,它的冠饰和体型都比较小。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 翻译过来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
欧洲高福利制度源自其祖先对世界各地的掠夺,这成为明朝最让人意难平的一点。明朝在造船技术方面强大,但却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与欧洲大航海同时,明朝开启了郑和下西洋的远洋之旅。长期以来,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存在争议,直到最近发现一块石碑,才得以明确。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53:590001江西的一座古墓当中 发现了47个女尸(江西发现)
江西古墓一共有着46个棺材里面埋葬20岁左右的少女。有很多古墓都是也能在我国的很多小山村里,在前几年江西一个小山村里面就发现了一座不小的古墓,当地的考古专家就带着专业的设备前去考古,而在他们考察的过程当中也有了一些发现,让他们非常的震惊,因为在这个古墓群当中居然发现了47个棺材。古墓的年代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21:520000这件金子文物一露头 考古专家马上请求封锁现场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遗址之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20年代末,一位农民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遗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86年7月23日的一个夜晚,考古队员在挖掘三星堆祭祀坑时,发现了一件亮闪闪的物品。经过清理,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是我国考古学史上首次发现的金质文物,即后来被称为“三星堆金手杖”。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19:130000青岛发现县令古墓 陪葬品过于豪华(豪华古墓)
县令的陪葬品中发现了金龙玉玺。2002年,山东青岛考古队在一工地下发现这口千年前的棺木,透过棺内清澈见底的棺业,他们发现墓主人的尸骨安静的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墓主人没想到在2000多年后自己还能重现天日。考古对迫不及待的现场进行考古研究,想看看里面究竟埋藏着什么宝贝。墓葬主人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8:07:300006东汉帝王墓葬陪葬品:揭示死后的尊贵与权力象征穿越
东汉时期帝王墓葬中的陪葬品,是一扇窥视古代社会审美观念、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的窗口。这些陪葬品主要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和漆器。通过专家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1.陶器在东汉帝王墓葬中扮演重要角色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5:23: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