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褶龙:非洲大型恐龙(长7米/头顶长有鲜艳冠饰)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44:500阅
皱褶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5-8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它的头部长有非常多的鳞甲,根据化石上的孔洞可以判断它或许长有鲜艳冠饰,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尼日尔发现的。
皱褶龙的体型

皱褶龙最初被推测体长可能是7-8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吨,但是这一结果遭到了不少科学家的质疑,因为当时只出土了皱褶龙的颅骨,达到了55厘米,而根据已经发现的食肉牛龙60厘米的颅骨和8米的体型,按照比例才推算出皱褶龙的体长,不过两者并不是同一种属,所以这一结果是不科学的。于是之后有科学家再次以皱褶龙的近亲阿贝力龙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出了6.5米体长和1吨的体重。
皱褶龙的外形特征

皱褶龙的体长虽然不算很长,但它的身高却非常惊人,单单是臀高就达到了25米,也就是现代的5-6层楼的高度。皱褶龙最独特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头顶长有非常显眼的冠饰,因为在它颅骨化石的两侧发现了多达7枚孔洞,而科学家猜测很可能是为了支撑尖刺或者冠饰才形成的。
皱褶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曾经猜测过皱褶龙的冠饰到底有什么作用,最终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用于求偶,比如类似耀龙一样,在交配季节的时候,雄性就会使冠饰充血,最终将其变得更加鲜艳,以此来展示和炫耀自己,获得异性的青睐。二是它的冠饰可能是用来调节体温的,并且不同的温度下冠饰的颜色会发现变化。
皱褶龙的化石发现

皱褶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非洲沙漠发掘出来的,当时是由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塞里诺领导的考察团队进行的挖掘,在00年历时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在非洲尼日尔沙漠地区进行了考察,最终挖掘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这次挖掘出的化石几乎超越了整个非洲白垩纪早期化石的数量,其中就含有皱褶龙的骨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29:150002把父亲的坟私埋在三国马超墓侧被拘,再一查,盗墓者早光顾过了
四川新都马超墓的消失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前面说过刘备五虎将之一黄忠的墓,这篇来了解一下另一位五虎将——马超墓的墓。三国名人多墓冢一样,马超也不例外。马超墓在国内少说有三处:一是新都马超墓,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南;勉县马超墓,在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一是成县马超墓,在甘肃省成县,当年马超屯兵处。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主要说新都马超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52:590000刘邦西汉定长安都城,刘秀东汉则改长安为副都,玄机都在一个字
东西控制型“两京制”——古代中国陪都的选择规律(1)本文作者倪方六“副首都”是一个新词,但却不是新概念,古代中国一直有设副都的情况。先从汉朝说起。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浪潮之后,灭秦朝建国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王朝,与后来的李姓唐朝相提并论,故有学术界有“汉唐盛世”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7:38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吴城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50:150003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根据大会要求,让我讲“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这个题目,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我想在座的各位先生都知道,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开发以及它与现实经济、文化、建设各方面的意义是近年来我们在学术界、文化界一个重要的新发展。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