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褶龙:非洲大型恐龙(长7米/头顶长有鲜艳冠饰)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44:500阅
皱褶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5-8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它的头部长有非常多的鳞甲,根据化石上的孔洞可以判断它或许长有鲜艳冠饰,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尼日尔发现的。
皱褶龙的体型

皱褶龙最初被推测体长可能是7-8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吨,但是这一结果遭到了不少科学家的质疑,因为当时只出土了皱褶龙的颅骨,达到了55厘米,而根据已经发现的食肉牛龙60厘米的颅骨和8米的体型,按照比例才推算出皱褶龙的体长,不过两者并不是同一种属,所以这一结果是不科学的。于是之后有科学家再次以皱褶龙的近亲阿贝力龙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出了6.5米体长和1吨的体重。
皱褶龙的外形特征

皱褶龙的体长虽然不算很长,但它的身高却非常惊人,单单是臀高就达到了25米,也就是现代的5-6层楼的高度。皱褶龙最独特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头顶长有非常显眼的冠饰,因为在它颅骨化石的两侧发现了多达7枚孔洞,而科学家猜测很可能是为了支撑尖刺或者冠饰才形成的。
皱褶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曾经猜测过皱褶龙的冠饰到底有什么作用,最终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用于求偶,比如类似耀龙一样,在交配季节的时候,雄性就会使冠饰充血,最终将其变得更加鲜艳,以此来展示和炫耀自己,获得异性的青睐。二是它的冠饰可能是用来调节体温的,并且不同的温度下冠饰的颜色会发现变化。
皱褶龙的化石发现

皱褶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非洲沙漠发掘出来的,当时是由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塞里诺领导的考察团队进行的挖掘,在00年历时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在非洲尼日尔沙漠地区进行了考察,最终挖掘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这次挖掘出的化石几乎超越了整个非洲白垩纪早期化石的数量,其中就含有皱褶龙的骨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非洲植食恐龙:优肢龙 能像人类直立站立(长达9-12米)
优肢龙是一种原蜥脚下目类的半双足恐龙,它诞生于三叠纪的末期,化石目前在非洲大陆有广泛分布,尤其是在南非、津巴布韦以及布莱索托等地,它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9-12米,成年体的重量一般在1.8吨左右,算是原蜥脚下目恐龙中最为庞大的一种。优肢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53:030000讲座:张庆捷: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收获
本文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汉唐考古名家讲座第一季第二讲“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收获”的学术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诸位。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白彬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8:300002三星堆隐瞒了什么 对三星堆的研究相对滞后(没有隐瞒研究)
三星堆自1929年被发现之后,在八十多年间我国对三星堆进行了十数次的挖掘,每一次的挖掘都带给人们惊喜,也带来更多的困惑。对于三星堆的研究,无论是在我国的考古界还是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大难题,也因此研究十分滞后。三星堆隐瞒了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09:470000从文艺青年到考古老兵,谢长勇在海龙囤的八年坚守
一间小木屋多少年安然屹立在海龙屯一隅一个不足十人的小团队为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的文保之路付出了长年累月的努力和汗水在许多人心中,海龙屯考古工作站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在这座不起眼的小木屋里,考古工作站的队员们将心血倾注于海龙屯的文物保护与发掘整理工作。那些从数百年前穿越而来的青花瓷片、脊兽瓦当等文物,正是在这里洗去了身上的尘土,走入了大众的视线。这其中,就有一直坚守在海龙屯上的谢长勇。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13:070000考古探出一座王级大墓,谁想让盗墓者知道了,从猪圈打洞将墓盗掉
1949年后湖南最大盗墓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十多年前,在湖南长沙望城发生了一起盗墓大案,4名盗墓者一审被判了死刑,在地下盗墓圈引起了极大震动。十年过去了,再回看这起盗墓活动,仍很有意思。先从被盗古墓所在地说起吧。这座古墓位于望城星城镇银星村附近,东距湘江仅约1000米。这里本是一处山包,当地人称“风篷岭”。多少年了,也没有人知道山包处是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3: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