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赛龙:法国超巨型恐龙(长12米/缺乏颅骨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15:310阅
吉普赛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超过12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和罗马尼亚龙的外形非常相似,在02年的时候于法国南部出土了70%的化石,遗憾的是其中缺少颅骨。
吉普赛龙的体型

吉普赛龙和大多数的蜥脚类恐龙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非常修长,体型庞大,尤其是脖子和尾巴的长度就占到了身体的一半长,所以专家根据化石预估它的体长普遍超过12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以排到至少130-150位左右,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巴尖的距离相当于现代的三层楼高,和后凹尾龙差不多大小。
吉普赛龙的化石发现

吉普赛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发现的,不过这批化石的数量还算完整,其中包含了四节背椎、颈椎、尾椎、牙齿以及四肢骨骼等,科学家根据化石的尺寸和结构来分析,发现这种恐龙很可能是岩盔龙类最基础的一个物种,并且和马拉威龙、罗马尼亚龙等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据说当时是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的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挖掘,最终在维罗城的周围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才完整了挖掘,从而拼接出一个非常硕大的恐龙个体,但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它缺少了颅骨,据普瓦提埃大学研究者表示,这批化石的完整度高达70%,但就是没有发现颅骨,目前正在和布鲁塞尔皇室科学院联合研究。
吉普赛龙的名字来源

吉普赛龙又被称为流浪龙,这主要还是与它的起源有关,据研究发现这种恐龙很可能是从欧洲的东部迁徙而来,所以就采用了希腊文中的“atsinganos”为名,而这一词汇则表示“流浪者”或者“吉普赛人”这样的意思,它也就以此为名了,不过它的种名还是以发掘地贝拉克斯为名的,因此全称叫做“贝拉克斯吉普赛龙”。
0000
相关推荐
山东发现的一座古墓 墓主人是位高材生(寒门学子)
古墓里埋葬的是一位寒门走出来的高材生。2010年,在山东济南一建筑工地上,挖掘机无意间挖出一座古墓,闻讯赶来的考古队立即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几天挖掘后,一口硕大漆黑的棺木显露出来,棺盖打开后,棺内一片积水,墓主人的尸骨早已尘归尘,土归土。清理完棺内所有东西,考古队也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文物。发现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22:510009五角龙:北美大型恐龙(面部长有5个角/长8米)
五角龙是一种角龙科恐龙,诞生于7300万年前-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8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上长有五根尖角,有两对分别分布于颧骨以及额头,鼻部也长有一根尖刺,第一批五角龙化石是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发现的。五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05:26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 唐辽金之三彩器比较
三彩器属于低温釉彩之类,因为釉料之中以铅化合物为助熔剂,并加入铜、铁、钴、锰、锑等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即可烧制出缤纷的釉彩。此一彩类最早流行于唐代,是中原地区王公贵族与富贵人家常用的随葬明器。唐代灭亡之后,三彩器继续在北方地区流传,辽代和金代的窑厂都有生产,独特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富有民族性的特色,为中国陶瓷史缔造璀璨的篇章。1.唐三彩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4:00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萨拉乌苏遗址
▲萨拉乌苏遗址位置图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沿岸。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年代为距今约5万至3.5万年。该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中的一个。出有晚期智人化石和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河套人头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54:300000